长安谣+番外(171)

刚送走京兆府尹,李律唤来在守在门外的执徵,“去羲和殿书房,翻阅近一月来所有奏折,看是否曾提及清水村或周边区域,如若有,带来光华殿。”

执徵领命去了羲和殿,在半路上碰到了正走来的叶敬卿,忙上前行礼,“中书令大人。”

“我有要事向陛下禀报。”见周围有侍女路过,叶敬卿便把手中锦盒递了上去,“这是上好的玉壶,特意送入宫中进献给陛下。”然后悄无声息地对执徵使了个眼色。

“陛下命属下去羲和殿将前年奏折归档整理,还要劳烦中书令大人,亲自将玉壶送去光华殿。”执徵立刻心领神会,怕旁人听不到般,语调上还提高了几分。

叶敬卿闻言点了点头,迈步去了光华殿的方向。他出来的匆忙,身上只围了件薄披风,方才在马车上还好,这走在宫内青砖之上,冷风吹过,才觉异常的寒冷,也让他的思路无比的清晰。

在光华殿门前,叶敬卿双手奉上玉壶,把方才和执徵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门口侍卫接过锦盒,进了殿内禀报,不多时便返回,对着等候的叶敬卿做了请的手势,“中书令大人,陛下让您进去一同品茶。”

进了殿内见正殿无人,叶敬卿心下了然,快步进了内殿。侍卫送去的锦盒放在矮茶几上,李律手中拿的正是京兆府尹上报案情时递来的奏折。

奏折一个翻转递到叶敬卿面前,“你今日进宫也是为了此事吧。”

双手接过奏折,仔细地看过一遍后,叶敬卿恭敬地放回矮茶几上,“确为此事,但还有些是奏折中未提及的,臣清晨刚刚得到的消息。”

把高玉泽如何遇到男孩,以及男孩口中所述事情经过,还有周亓的罪行一并说予李律后,叶敬卿从衣襟中拿出剑穗,“这是男孩在清水村捡到的剑穗,凶手留下的,剑穗本是寻常之物,但上面的结扣手法特殊,请陛下过目。”

把剑穗置于掌心,李律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一抬眼与叶敬卿目光相接,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站起身走到了书柜旁。

拿出左上角一本厚重的书籍,手指沿着角落不断摸索,摸到一个机关时轻轻一拨,旁边墙壁上发出轻微的声响。掀开挡在墙壁上的挂画,里面墙皮赫然有一个方形的凸起。把凸起的墙皮取下,墙内是一个长方形暗格。

取出暗格内的木匣子,木匣子样式普通,像极了寻常百姓家中之物,四周各有一个锁扣,锁扣经过特殊工艺,需四个全部对准位置方可打开。

李律重新坐回矮榻上,仔细调准锁扣位置,又取出腰间香囊中的钥匙,打开了木匣子。木匣子中放着一个匕首,虽精心擦拭过,仍可看到细微角落中残留的血迹,正是先前刺客刺杀李念时的那把匕首。

匕首上缠绕着剑穗,被鲜血晕染的早已看不出原本的色彩。叶敬卿上前取出匕首,把剑穗平铺在掌心,呈到李律面前。剑穗上特殊的结扣方式,与在清水村捡到的剑穗无异,李律眯起眼睛一言不发。

把匕首放回木匣子中,叶敬卿半跪下,“陛下切莫动怒,伤了身子。”

“他们竟如此胆大包天,刺杀亲王,又敢杀人放火屠了整个村子。”李律声音很低,似是在压抑着怒气,抬了抬手示意叶敬卿起身,“此事若真与周亓有关,他怕是没脑子布这些局,御史大夫周佐元,派人盯紧了。”

“是,臣遵命。”叶敬卿面露难色,“只是由此定了周亓的罪名,证据不够充分,京兆府也难办。周佐元先前曾接触过韩家,但以目前韩家的势力,无兵无权怕是撑不起这个局。”

“周亓狂妄无知,会做出此事并不意外,应是用了不该用的人。周家兴旺全靠周佐元一人,能撑起这么大的家族荣辱,绝非易事。”叶敬卿给李律茶杯中添了些热水,“臣已命高玉泽放出消息,京兆府传唤周亓去问话不成问题,至少能以此治罪。”

李律闻言点了点头,“周佐元那边万不可轻举妄动,剑穗本应随着大火焚成灰烬,所以不该有人知晓。比起开始就抓住猎物,朕更喜欢等着猎物自己上钩。”

“能接下刺杀亲王这等大事,周佐元该是深得信任,就算没被牵扯出来,被弃用也是早晚的事情。”叶敬卿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此时执徵从羲和殿返回,见他手中并未有任何物品,李律便明白。将匕首与剑穗一同置于木匣子中,将墙皮推回原位,书柜上的机关便弹了回去,再次被隐藏在厚重的书籍之下。

“天黑之前,周家若还是未有举动,便让张德成去周府抓人。”

“是,臣即刻去办。”叶敬卿行礼后退出了内殿,在光华殿外与前来求见的刑部尚书相遇,他点点头,便转身离开。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