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谣+番外(12)

“竹妃?”他又看了看那些绿植,“开春之后再去寻一些奇珍异草给竹妃送过去,她喜欢这些。”

“是。”侍女行礼,“陛下,午膳准备好了,要现在用吗?”

“嗯,放到矮茶几上就可以。”

侍女们把一盘盘精致的菜品端了上来,知道李律不喜铺张浪费,每一盘的分量都恰到好处。侍女把一盘桂花糖蒸栗粉糕放到离李律最近的位置,“陛下,这个是辰贵妃娘娘刚刚派侍女送过来的,说是辰贵妃娘娘亲手做的。”

李律合起书放到软榻上,用筷子夹起一块糕点放到了嘴里,他吃得不急不缓很是斯文,低头时长长的睫毛垂下在脸上晕出一片光影。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洒在他的身上,眼角的一抹笑意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柔和,与平时朝堂上威厉严谨之人相差甚远。

用过午膳后,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颈肩,阳光被飘来的一大片云层遮住,屋内瞬间暗淡下来,再没有先前的温暖舒适,李律拿起书,直接回了羲和殿。

新年在热闹的气氛落下帷幕,家家户户又回到了往常的日子里,大街小巷中响起了小商贩们的吆喝声。国家的长治久安生活富足,让百姓们放缓了节奏,不再忙忙碌碌每日醒来都要为生计发愁奔波,茶馆里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听到的闲情逸事。

“这次庙会你们去了没有?听说有大人物呢!”一个茶客说道。

另一个茶客接话道,“别提了,本来要去的,家里孩子哭着闹着要去城外看花灯会。”

“有什么大人物?快说说。”其他两个人催促道。

“听说是崇王和瑾王来庙会了,而且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般生疏。”茶客凑近些,神神秘秘的,仿佛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

“说话别断断续续的,快说快说!”

“你别急啊,我也是听隔壁家的小姑娘说的。”茶客喝了一口茶继续,“大年初一,两位亲王穿着便服出现的,小姑娘说两个人的样貌很是出众又气质不凡,引来很多人驻足。不过两位亲王倒是对那些目光毫不在乎,庙会逛得很是轻松惬意。”

另一个茶客紧接着反驳道,“这也不能说明就是亲王?贵族人家也有可能啊。”

“你听我说完啊!两位王爷离开庙会后,有人看到他们的马车往东城那个方向走的,贵族人家怎么可能会住到那边,那边可都是皇亲国戚才能进去的。走的还是东城往左的方向,那边的不就是崇王府和瑾王府。”

“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亲王怎么也跑到寻常百姓的庙会上来了。”

“肯定是来图个新鲜的,他们这些王爷平时闲得没事,不是就喜欢这些嘛,我听说淳王府里很还搬进去了很多新奇玩意。”

“他们这些王爷啊,天天就知道寻欢作乐。”

这时茶馆又来了很多茶客,他们的谈话被掩盖在了“小二上茶!”的呼喊声中。

新年过后,李律又进入了朝会议政和羲和殿处理事务的勤政模式,今日是新年后的第一次朝会,文武百官无一缺席,早早地全部聚集在玉銮殿。

自从他上位后,广开言路广纳谏言,不分官级职位只要上言有益都会被采纳,每次朝会上,群臣都积极发表意见建议,无论大事小情,都想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

李律身穿朝服坐在玉銮殿,“这个新年众卿过得可好?”

“沐国在陛下的治理下河清海晏兴国安邦,黎民百姓都安居乐业,此乃国家的幸事。”上前的是陈尚书,璇昭仪的父亲,个子不是很高有些微胖,肚子随着弯腰行礼的动作微微颤动,有些憨厚之感。

“让百姓可以生活得富足悠闲,这是朕应该做的。”李律对陈尚书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南方茶田大丰收,刚刚进奉了很多上好的茶叶,朕已命下人分装成分,下朝时众卿记着带一份回去。”

“刚刚边关的唐将军派人来报。”李律收敛了神色严肃起来,“赢国与渝国近日经常互派使节交往密切,对此众卿有何看法?”

“臣认为目前情况不必过度担忧。”最先开口的是江太傅,“赢国与渝国地处偏远之地,适于农耕的土地匮乏,粮食农作物产出不足,曾因争夺土地问题屡起冲突,就算现在有意合作也不会诚心诚意,必会有所戒备。”

“臣觉得江太傅所言极是,”尚书令紧随其后发言,“就算有意合作共赢,但可用于耕种土地数量有限,终会激化矛盾。”

礼部尚书苏墨上前一步,“两国刚接洽不久,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有所行动,还请唐将军多加留意,有何动向及时汇报。”

上一篇:易主下一篇:贤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