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中燃了香料,是李忻喜欢的檀香,崇王府不知从何时起,处处都有着李忻的影子。从物品到日常起居,似乎早已经刻进了李钰的记忆中。
两人围坐在矮茶几旁,聊起了曾经过往,回忆很长,一晚上也说不过来,可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远不够将一生走完。
一阵风起,树枝被吹动着在窗子上印出轮廓,李忻趴在矮茶几上睡着了,发丝垂在矮榻上,乖巧又让人心疼。李钰站起身,拿过外衣搭在了李忻身上,他就这么站在昏黄的烛火下,再把心尖之人看个分明。
宫中,李律从羲和殿离开后,直接回了光华殿,坐在内殿矮榻上,回想着今日种种片段,‘清澈双眸与怯懦表情的稚嫩脸庞,曲折波澜的故事,不顾一切跪在殿上的身影’,一幕幕仿佛在眼前回放着,让他无法平静。
思绪渐渐飘远,回到了他们相见的那一日,那时李律十岁,第一次被父皇准许参加节日庆典,站在羲和殿外,他紧紧地抓着侍女的手,脸上的不自在与胆怯,像极了今日被他召见的少年。
他也曾心怀憧憬,将要见到的是他的父皇,那个在脑海中勾勒过无数遍的身影。从迈进殿门的那一刻,却成了他噩梦的开始,父皇脸上的厌恶,兄弟眼中的讥讽,嫔妃言语的轻蔑,全部砸在了一个孩子身上。
看着眼前的和睦景象,李律自觉地退到了远处,他抬起头被挂在高处的灯笼吸引了目光,他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凑了过来。
“吃不吃糖呀!”稚嫩的声音传来,五岁的李忻抬起头看着李律,笑得很甜。
李律往后退了一步,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他不知该如何应对,“不...”,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掌心便被塞进了一颗糖果。
“忻儿。”走过来的是寻着李忻而来的李钰,他纯净的目光在落在李律身上,犹豫了许久,开口道了声“六哥”,说完牵着李忻的手离开了。
从匆忙赶过来的侍女口中,李律得知了他们的身份,低着头看着掌心的糖果,小心地收到了衣袖中,嘴角牵起一个弧度。
回忆拉回,李律捏了捏眉心,这一晚他在矮榻上坐了许久。
翌日,玉銮殿里,众臣早已站好,恭迎圣上,李律却比以往来的迟了些。
“对于和亲之事...”李律看着众人,缓缓开口。
--------------------
第四十三章
====================
“朕深思熟虑,决定回绝厉国的和亲提议。亲王也好,公主也罢,朕不想再有人成为两国和亲的牺牲品,如果国家安定要靠和亲维持,那便是朕的无能。”
李律的目光在殿内扫过,继续说道,“此事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费口舌,旨意随后便会传于厉国使节。”
此言一出,想要上前谏言的文武百官只得站在原地,无奈地摇了摇头,发出轻微的叹息。相比之下,倒是江太傅泰然自若,像是早就知晓了陛下的决定。
李念抬起头与李律对视时,露出了了然的表情,消息灵通如他,昨日瑾王崇王相继入宫,他便猜了个大概。先前与李钰说的那些话,无非是让李钰别轻言放弃,结果如何却并不确定。他笑了一下,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
最意外的大概便是李钰了,他本已坦然接受现实,今日不过是来听一个最终的尘埃落定。殿内很安静,他仿佛可以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直到朝会结束退到了殿外,冷风吹过才让他彻底清醒过来。本想快些回去告诉李忻好消息,却像被抽走了气力,脚步缓慢下来。
“崇王请留步。”舒青漓从后方快步赶来,恭敬行了礼,“陛下有话让属下转告崇王。”
“请讲。”李钰微微点头后,伸手扶起了舒青漓。
“珍惜当下。”舒青漓声音很轻,身旁走过的文武百官并未听到,却又重重地砸在了李钰心上。
李钰这次没有再做停留,上了马车直奔崇王府,一路上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象,竟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马车刚刚在府前停稳,他便下了马车,快步迈进了府门。
此时李忻正围着披风坐在花园秋千上,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似是坐了许久,脸颊已经冻得有些泛红。手指在秋千上抚摸着,这是他磨了好久,才让李钰同意建在花园中的。想着想着目光中又带上了温柔,听到传来的脚步声,他抬起头寻声望了过去。
对上那双温柔的眼睛,李钰整个人都柔和了下来,他走到李忻面向,蹲下目光平视,“陛下回绝了和亲,让我们珍惜当下。”
短短两句话,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分量。
李忻的眼中慢慢噙满了泪水,一颗颗滚落下来,他忙用手在脸上胡乱抹着,“对不起,你说过男子要有担当,不能轻易落泪,可是我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