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还未到瑾王府,我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失去你。”李钰深呼吸一下,扯出一个温柔笑容,“放心我有分寸。”
见李钰坚定,李忻没再阻拦,只说了一句,“我在府中等你回来。”
李钰进宫时,恰逢李律在羲和殿与礼部尚书苏墨议事,他便站在殿外等候,冷风吹拂而过,吹乱了他的长发。
等苏墨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暗,夕阳西下,打在李钰身上,拉长了他的身影。
李律听到侍女禀报时并未惊讶,像是早就料到李钰会来一样,“召见崇王。”
--------------------
第四十二章
====================
李钰在殿门外调整了呼吸,迈步走了进去。
羲和殿不同于光华殿有着生活气息,整体给人一种庄严冷漠之感,李律虽还是召见李忻的衣着,却有了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不似李念般悠然自得,又不像李忻温和怯懦,李钰从进来时脸上便没有任何表情,永远一副镇定自若高傲疏离,只是眼神中闪过的一丝无措,暴露了他此刻略显不安的内心。
“臣弟,见过陛下。”李钰半跪下行礼,背脊直挺,微微低下头以示对李律的尊重。
“起来吧,赐座。”李律的手指在座位扶手上摩挲着,“给崇王上茶。”
“谢陛下。”轻巧站起身后,李钰并没有落座,而是站在原地,等到侍女全部退出后,他抬起头看向李律,“陛下愿意听一个故事吗?”
目光相接的那一刻,李律扭头错开了和李钰的对视,“崇王在殿外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来给朕讲故事的吗?”
李钰被问的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找到合理的理由,把话继续说下去。像是怕被陛下看穿心思,他低下头掩藏住了眼底的复杂情绪。
殿内沉默的氛围倒是让李律有些意外,他知道李钰不会无缘无故进宫,更不会只为了讲故事,他这么问无非是要把李钰的心里话逼出来。没想到看似下定决心之人,却在关键时刻动摇了。
最终还是李律把话接了过去,“偶尔听听故事也未尝不好,朕倒有些好奇,崇王一定要和朕分享的故事是什么。”
李钰闻声抬起头,对上李律投来的探究目光,他弯了弯唇角,“多谢陛下。”
把茶杯握在手中,李律表现出一副闲情逸致的模样,他没有接话,仿佛一个合格的聆听者,等待故事徐徐上演。
“在一户寻常人家中,老爷有两位夫人。”李钰语气平淡,好像就只是在复述一个普通不过的故事,“两位夫人温柔爱笑,相隔一年生下了两个男孩,可好景不长,二夫人不久便辞世,留下还在襁褓中的幼子。老爷对此事冷漠置之,甚至还在不断纳妾,大夫人怕孩子会受欺负,便抱到了自己房中当做次子养大。”
李钰忽然停顿了一下,眼中仿佛有了光彩,声音一转似是诉说般语气轻柔,“大夫人给了两个孩子同等的母爱,反倒是次子还要更亲近她。两个男孩更是形影相随感情深厚,在日日相伴的日子里,生出了不该有的真心。”
“最开始两人都很小心翼翼,怕会被对方厌恶,更因这份感情太过违逆。可事与愿违,喜欢是藏不住的,越压抑就会越想要握住那双手。后来两人表明了心意,突破束缚的欣喜和期待还没有开始,此事便被老爷发现了。”
说到这里便没有再继续,李钰看着李律,想从细微的表情变化中窥探出一丝李律的想法。
自始至终,李律都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这个故事好像对他来说再平常不过,不足为奇。见李钰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他问道,“那后来他们如何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李钰摇了摇头,“说书人只讲到了这里,后续臣弟还未去听。”
“有了后续,八弟一定记着说予朕听。”李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闪过的震惊,随着他低头的动作被掩盖得悄无声息。
“自是一定。”李钰轻咳一声,“只是臣弟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陛下。”
李律把茶杯放回桌子上,“但说无妨。”
“陛下觉得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李钰拢在宽大衣袖里的手悄然收紧,在等的不是答案,而是关乎于两人命运的宣判。
“哦?”李律的手指在桌面上轻点着,“就故事中老爷的为人来看,如此大逆不道,怕是不得善终。”他说完看向李钰,“八弟觉得如何?不知我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臣弟想不出,所以才会请教陛下。”李钰的脸色有些发白,‘不得善终’四个字在他耳边嗡嗡作响,“臣弟觉得,情深意长终是世间难得,不在乎身份地位与性别。可却不被世俗所容忍,留下了诸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