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阿衡走远,高孝琬才问道:“还说没什么?”
“毕竟跟了我三年。”他垂下目光看着面具:“是有点舍不得。”看着他一步步成长,如今的诀别,对他还是他都是一把刀。
“他这副模样,还可以上战场?”高孝琬不赞同的问道。
高孝灌头疼的看着自家的三哥:“连我上得,为何他去不得!”
“你是谁!你是我高孝琬的四弟,他能和你比!?”
“好了,我们走吧。”高孝灌拿回面具:“我们明天就走了,我带你转转。”
“好了,我们走吧。”高孝灌拿回面具:“我们明天就走了,我带你转转。”
在府外等了一晚上的阿衡,回到营地就病倒了,高烧烧的他,迷迷糊糊的,迷糊中,听到几个人的对话。
“高大人走了。”
“嗯,说真的,我还挺舍不得的。”
“那是,有一次天热的不行,高大人还分与我们瓜果吃,我都不记得,我上次是什么时候吃的了呢!”
“关键长的还好看啊。”
“这次回邺城,应该不会,再回来了吧!”
“那一定得啊,肯定是要升官的。”
“升官!?是回去封王,好不好!”
“封王?”
“他可是高家人,和当今皇上,可是一家人啊。”
“我听说皇上这里,”这个人指了指脑袋,“不太好。”
“你不想要脑袋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
“想想也是,要不是这样,高大人也不能在这一呆,就是三年啊。”
“高大人心好,这是老天开眼啊。”
大人,是你走了么?阿衡突然睁开了眼,挣扎的跑了出去。
再看一眼,最后一眼。
大人,再等阿衡一下。
--------------------
第28章
明明这么近的距离,阿衡却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
“老四,我们走吧。”高孝琬看了看时辰说道。
“嗯。”高孝灌骑上了马,马仿佛也知道,即将要离开,不舍的在原地,打了几个圈,他抬起头看向,这座生活了三年的城,原来再陌生终有一日,你也会有感情。
只是再深的感情,也阻挡不了他回家的路。
一阵飞尘,再也没有他们的身影。
匆匆而来的阿衡,看到的只是空荡荡的城门,病中的他,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喊了一声“将军”,只是再也没有人回应。
终究,阿衡失去他。
她连一声珍重,都来不及对他说。
邺城,这座在高孝灌记忆里的城,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只是自己,却早已不是记忆中的自己。
“老四,你是先进宫领旨谢恩呢,还是先随我回家?”高孝琬懒懒的伸了个懒腰问道。
“三哥,我先进宫,再回府。”
高孝琬盯着他看了两眼,低声说道:“莫要说,三哥没有提醒你,如今的邺城不太平,尤其是......”
他指了指皇宫的方向:“那里。”
“谢谢三哥的提醒,你先回去休息,三哥奔波了一路,便先回府等我吧.”
“行了行了,你也早去早回。我在府中,备下酒宴等你。”说完便命人驱赶马车。
皇宫。
坐在权力至高点的,早已不是高孝灌之前跟随血战沙场的高洋,而是与他十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高殷,那时还是斛律昌仪唤着的殷哥哥。
"没想到我们再见面,却整整过了十年。。"
"皇上,臣谢皇上天恩。"高孝瓘跪在殿上。
"那年,你一个人为父报仇,追至仇人至金镛城,朕着实佩服你的勇气,你手刃仇人,朕也欣赏你的实力,奈何你被先帝放至军中,一直没有召回。”
“朕那时在想,若有一日,朕君临天下,必将你召回,为朕所用,造福天下苍生。"
"谢皇上赏识,只是皇上,太高抬孝瓘了,臣何德何能,让皇上如此挂念。"
"你在外这么多年,可有怨恨过先帝?"
"臣不敢。"高孝瓘很平静的说道:"先帝开疆拓土,孝灌追随左右,见识过先帝得深谋远虑,如此安排,想必自有先帝的思虑。”
高孝灌的一番话,触动了高殷心里的一根线,这几年来,所有人都经历了先帝高洋的暴虐与荒淫,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最初雄心勃勃的那个文宣皇帝:“高孝灌,世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这般胸襟的。”
“在外这几年,孝灌并非真的苦,心里着实也谈不上怨恨。”
“提起先帝,连朕,都是有几分怨恨的。”
“皇上......”高孝灌急忙打断高殷的话,却被他止住:“朕向来不喜杀性,然,先帝着实不然。”
“但他于朕,的确是位好父亲,至死都在,为我以后考量打算,对于母后,也确实是位好丈夫,虽然荒淫不堪,但放在心中,的也只有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