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宝座上,睥睨天下的王者坐在上面,听着下面各个臣子不同的声音,他紧紧地皱着眉头,漆黑的眼眸中写满了不耐烦。
“各位爱卿不要再说了,”赵修抬头,淡色的薄唇微抿,“阿征是崔将军的唯一子嗣,朕已经将阿征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无论发生何事,朕也不会将他送往边西,”俊美的帝王眉间紧皱,“当年崔将军身死边西,已经成为朕心中难以掩盖的伤痛,每当朕想起这件事就后悔莫及,朕能做的,就是好好对待阿征,不辜负崔将军的一番苦心。”
下面王嬴的父亲王至行听见这样一番话,内心嘲讽的一笑,但也还是和其他大臣一样缄默不言。
卷帘外的崔行露听见这番话,脚底顿了顿,眼底的嘲讽飞快闪过,而后隐藏不见。
“回父皇,儿臣认为……”太子殿下赵勉开口,话未说完就被前来通报的小太监打断。
“陛下,崔世子已经在外等候。”
“快宣世子觐见!”赵修一拂衣袖,端坐在龙座上,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
“阿征,不必多礼。”还未等崔行露开口,赵修便出声阻止了崔行露的行礼。
“陛下万安。”崔行露还是恭敬地给赵修行了跪拜礼。
“阿征,你身上这是……”赵修识出了崔行露身上的铠甲,左手颤颤抖抖的抬起。
自从崔行露踏进了养心殿,殿内的众多臣子便自觉的噤了声,虽说平时他们对这个纨绔的世子多有牢骚和不满,但在背后说和当着别人的面说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太子太傅,因着之前崔行露说他的头发像乌龟尾巴,说他的文章狗都不看,他差点被崔行露气的饭都吃不下;谁知仅仅过了半月,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跟自己说这辈子非崔世子不嫁,否则就要寻死觅活。
自己实在担心女儿,就腆着脸向皇上提及了此事。
谁知皇上只是说这事需要询问世子的意思,却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上将要为世子和太子太傅之女指婚的消息一出,这崔世子就急不可耐的去那花红柳绿之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不中意自己的女儿。
太子太傅扬起下巴,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
谁知接下来崔行露的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讶异的转过身,看向这位刚满十五岁的纨绔世子。
“陛下,我愿意继承我父亲的志向,替大康出使边西。”
第30章 有孕
平静的湖面冷不丁的被扔进一块巨石,
瞬间便泛起千层涟漪,久久不能归于最初的平静。
在场的几位大臣,
甚至是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子殿下赵勉,
皆露出了惊讶神色,似乎不相信这样的话是从纨绔的崔世子嘴里说出来的。
他们只知皇上下旨让世子进宫面圣,世子是何态度他们却是不知的,
但是以他们对这位世子的了解,
他必定是要用尽万千理由来推脱这件事。
虽然当年崔将军成功平定边西,但是自从崔将军死后,
大康以及周边其他小国,
竟无一人可以以举朝的兵力与回支抗衡。
回支本就是游牧民族,
与大康男子满是书生气息的文绉绉不同,男子身体精壮且善骑射,
有着天生的对外作战条件。
自从陛下当朝,
就下令重文,
一时间,文人温儒之风兴靡,反倒是少了许多舞刀弄枪之人。
毫不客气的说,说是此次大康拒绝了回支的请求,以大康的兵力相比,定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所以,众人的态度皆是让崔世子出使边西,
这样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但是他们不会考虑,崔将军已经为了大康战死沙场,
崔世子是崔家的唯一后代,
如若身子羸弱的崔世子死在了边西,盘踞在长安已经百年的崔家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往后在长安的日子又该如何。
虽然一切冷漠又无情,但是却处处透露着人世间的道理。
谁知,来人竟然穿了一身银色铠甲,气度也不似一个纨绔子,说出的话语更是体现了他的担当。
“阿征,此事吾等与陛下仍在商讨之中,你怎可随意开口?”太子殿下赵勉听到崔行露的话后,脸色骤然一变,神色凝重,透着一股子令人敬畏的严峻之色。
“殿下,”崔行露看向赵勉,敛眉垂首,神色淡淡,“臣并未随意开口,”崔行露顿了顿,又将身子转向皇上,“臣的话有依有据。”
“首先,回支国国王已经下了最后的命令,点名要臣去,臣生在世家,食天子的俸禄,是陛下您的臣民,万事都应该站在陛下的角度,为天下万民已经大康考虑,初识边西,是臣作为崔家子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