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69)

作者:北庭暮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拿起一本想确认一番。

“啪!”卫明姝只翻了几页便快速合上了那本册子。

老天,这都让她看见了什么。

她嫂嫂婚前予她的那本, 她也扫了几眼, 可相较于这本可以算是九牛一毛。

她眼下只能想到香/艳二字来形容。

幸好她发现的早, 这东西是万万不能留在这国公府的。

“夫人?”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把卫明姝吓得不轻。

“嬷嬷。”卫明姝双手背到身后,连带着那本书也藏了起来。

“嬷嬷怎么来了?”

“刚才看到夫人来库房,想着是不是有什么事, 可是要搬什么东西?”

卫明姝眼睛乱瞟了瞟,恰巧瞥到自己的嫁妆,“房中的那架梳妆台似是有些老旧,嫁妆里正好有一架新的,便想着拿出来换了。”

安嬷嬷总觉得卫明姝反应有些奇怪。

这姑娘和杨英真是颇为不同。不仅难伺候, 生病了也不愿让府里人知道, 每次煎药也只在自己院里煮, 还总派身边的丫头嘱咐她莫要把生病的事说出去。

什么事都要偷偷摸摸的, 都是一家人,也不知道这些事有什么好遮掩的。

安嬷嬷心里虽这么想,可终究听了卫明姝安排,“那老奴差人来搬一下。”

“嗯。”

卫明姝趁着安嬷嬷在叫人的路上,匆匆将书放在匣子中合上,将匣子藏在库房最角落,想了想又有些不妥,又将一个大箱子摞在上面。

等下次趁着人不注意,她得想办法把这匣子移回娘家。

卫明姝出府的时候又捎带了一把伞,那伞柄上雕有细致的云纹,伞柄下挂有一串玉色珠穗。

这天阴沉沉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落雨。

她又回到了药铺,任玉荷正在药铺中抓药,见到卫明姝来了,便向任医正打了声招呼,两人又回到了里间。

“刚才叫你都叫不住,至于这么大惊小乱。”

卫明姝避而不谈,“你不是说要同我说正事吗?”

“哦。”任玉荷清了清嗓子,“明姝,你可说对了,咱们药铺最近还真多了许多胡商来采买药材的。”

卫明姝从容问道:“可有记住名号?是哪支商队?”

胡商与普通商队不所不同,胡商若来长安做生意,除该有的通关文牒外,还会有吏部授其的身份文牒,商队中每个人来京城采买都需佩戴,以便官府随时查验其身份。

而胡商采买运输的所有物品,也需要逐笔报于户部清点,再由户部下发文书,方能安排运送出京。

“按你的嘱咐,除了利特商队的那批商人,其余的全都记下了,其中还有几支刚来京城的商队。”

大黎初定之时,西蕃正值内乱,自顾不暇,利特商队本是西蕃之外的游牧外族,因着战乱在古道上经商贸易。

早些年,古道上行走的商队几乎全在利特商队名下,近些年西蕃战乱不断,古道贸易时常被阻截,利特商队受到了不少影响。

如今西蕃十四部统一,安排了不少自己的商队来长安做买卖,利特商队逐渐淡出古道,但仍还存在,但这来往商队的性质也逐渐变了。

“他们可有大量采买药材?”

“未曾,不过倒真也有几个来采买伤药的,都没卖给他们。”

“嗯,那就好。”卫明姝抬眼,想了想又道:“若下次再有新来的胡商,不论买什么,都直接找些理由打发了,如今这关口,这种生意咱们能不做就不做。”

西蕃不同于北凉,早些年大黎分崩离析,西蕃因着内乱不断,没有如北凉般趁虚而入。

大黎新政之后,需要大量钱财恢复民生,便打通两国古道,互通贸易,西蕃每年也都会派使者前来进贡朝拜。

如今西蕃十四部稳定统一,北凉既灭,西蕃日渐强盛,不免骚动。

但如今边境虽常有摩擦,也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明面上还是邦交,况且两国商队来往密切,盘根错节,也不好明着不做人买卖。

可看局势至此,怕是之后难以避免一场战事,这生意能少做便少做,总不能凭白惹上是非。

现如今看来,西蕃怕是要有一番动作,他们侯府其他的生意,她也该如此嘱咐下去。

“好。”任玉荷又想到什么,“对了,阿耶说要给你换个方子,等你家郎君回来,问问他看什么时候去趟你府上去?”

卫明姝皱眉,“好端端的,为何要给我换方子?”。

这事何必还要问沈轩?

“阿珠,你既已嫁到了国公府,你们日后难道不想着有个孩子吗?”任玉荷问道。

卫明姝一时语塞,摇了摇头叹笑道:“你们倒是管得挺宽。”

“什么叫管的宽,我平日也不说,总和你胡闹,本是想着你不打算嫁人,可如今这般,你这副身子当真该再好好养养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