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38)

作者:北庭暮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作者有话说:

①出自 《赠别崔十三长官》唐顾况

②出自《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

第15章 强娶

◎陛下,皇后恕罪,明姝不想嫁。◎

寿宴当日。

康王府内,康王妃正坐于妆台前,身后的婢女正给其簪着金簪。

康王妃名为唐清芷,本是襄平郡主,宣帝在位时曾随父于蒲州救助一方百姓,后战乱四起,若非有康王与康王妃一路平乱,守住潼关,先帝也不可能顺利攻入京城。

先帝登基后,康王妃同康王前往金城,手握西境大权,如今圣上继位,亦是给足了康王夫妇尊荣。

“王妃,世子求见。”

康王妃哼笑一声,“让他进来。”

脚步声渐近,康王妃看着铜镜中模糊的影子,没有言语,又轻轻摆弄了一下婢女刚簪好的簪子。

谌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给母妃请安。”

康王妃没有回头,“你手好些了吗?”

她刚来京城,就听说自家儿子手断了节,听说是被门夹的。

倒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都好了。”说罢,谌良安静地站在康王妃身边,向那侍女示意了一个眼神。

待那婢女走后,康王妃向后瞥了他一眼,依旧没有回头,眼眸中却多了些纵容,“说吧,什么事?”

她这儿子,向来不会无事献殷勤。

谌良脸上仍然赔着笑迎合道:“母妃,您今日在那宴席,定也能冠绝四方。”

康王妃皱了皱眉,回头扫了眼谌良:“你要不说是何事,就下去准备准备,待会儿入宫,别给我添什么乱子。”

谌良却拿起一旁的撒金折扇,轻轻给康王妃摇了摇,满脸讨好道:“母妃,真有事。”

“说。”康王妃正色道。

“您还记不记得我说过的卫家姑娘?”谌良轻问。

“自然是记得。”康王妃想了想,“怎的,那姑娘今日也要入宫?”

前段时日,她刚一入京,自家儿子便一直吵闹,说是对卫家娘子一见倾心,求她向卫家提亲。

她还不了解自家儿子?

风流放荡。也是她向来惯着他,少时不曾严加管教,待到谌良该娶妻时才知为时晚矣。

自家儿子惯会招惹些长相妩媚妖娆的轻浮女子,所幸她看的紧,才没有让他做出养外室,未娶妻纳妾之类的丑事。

他们一家久离京城,她对这京城世家之事了解不多。

本以为谌良口中的卫明姝也是个有手段的,说不准又是哪个小户人家惯用旁门左道的狐媚子来勾引世子,虽答应了他好好打听,实际上是想前去告诫一番。

可这卫明姝还真就是正经人家的女儿,为人张扬果敢,颇有武将家的风范。

倒也算配得上他们家。

就是家世不太好,还和太子还有些关系。

这卫家显然是家道中落,那卫家姑娘心气颇高,一心想要高嫁,想来这家人也是想傍上贵婿,这才先后招惹上太子和他们家世子。

想那李家衰落,皇后也不会允许太子娶这么个没家族靠山的姑娘。

她也本已经看上了曾将军家的女儿,那姑娘样样都让她满意,他们家和曾家又一向交好,这样一来便是亲上加亲。

可自己儿子喜欢卫家娘子喜欢到死去活来,既是喜欢成这样,那门第什么的倒也不重要。

这儿子想要的东西,她给他争来便是,以正妃之名娶过门,倒也不算委屈了卫家姑娘,更省的谌良整日出门沾花惹草,招来些乱七八糟的人,两全其美。

谌良见自家母妃没有训斥他,喜出望外,“母妃果然聪明!听太后宫里的人说,那卫家姑娘也受了皇后邀请。”

“说吧,想让我和你父王做什么。”

谌良勉强地笑了笑,挠了挠头,“父王那边就不必告诉了,母妃,你看能不能借这次寿辰,请皇后和皇上赐个婚?”

上次沈轩那粗人当着许多姑娘的面掰了他的指头,让他颜面尽失。

倒不是他不敢和沈家硬碰硬,只是觉得他就这么平白无故被人打了一顿,说出去传开丢人。

那北方来的蛮子分明也是瞧上了那小娘子。

他就先下手为强,先娶了那娇娘,他也奈何不了他。

若是求得圣上赐婚,量他也不会有胆子抢亲。

到时候他便带着小娘子回江南那边的宅子,关在院子里,天高路远他也追不来。

——————

皇宫内,巍峨的宫殿楼阁错落有致,远处的坤宁宫中,皇室勋爵,或乘着轿撵,或行于青石宫道间,肃穆的皇城此时好不热闹。

卫明姝不是第一次来这坤宁宫,那是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地面由上好的白玉铺成,宫内有一座雕刻着凤凰的宝座,雕梁画栋,就连那浮窗都镶着琉璃,可那些玉石却是冰冷的,连燕子都不愿意在皇宫的屋檐下筑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