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282)

作者:北庭暮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不知为何,消息从朝堂不胫而走,流传到了京城坊间,京城百姓纷纷揣测朝堂形势,康王和沈家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谈。

有不少人觉得沈家要反,只不过是想要待沈家人撤离京中,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还有人认为,要反的是康王,而帝王被挟持已久,沈家带北境之军前来是受帝王所托,为除奸平乱。

谣言愈演愈烈,康王一边命人严查京中传谣之人,一边命人将京城沈家围住。

然而百姓的嘴没有皇宫里的人那么好捂住,京城沈家人被圈禁的消息从京城传了出来。

沈轩每日都会派人去睢县打听消息,得到沈家人被圈禁的消息后,却没有派人攻打睢城,而是向江南临安去了封信。

没过多久,便传来了沈家于江南集结兵马,北上攻打淮南的消息。

沈轩仍坐镇在睢县外的山岭。

夜晚月光如水,清辉倾泻而下,洒在玄色衣袍上。

远离营帐,清风徐来,只能听见山上草木沙沙作响。

忽地,身旁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卫明姝席地而坐,在他身旁问道:“郎君在想什么?”

“明珠,你会不会怕?”

作者有话说:

疯狂走剧情,节奏可能比较快,该交代的总要交代一下。

第122章 畏惧

◎“要不我替郎君回去吧。”◎

低问声传来, 随着夜风很快飘散开,消散不见。

卫明姝转头, 静静看着身旁那人, 抬头仰望满天星辰。

怕吗?

这个问题她也问过自己很多遍。

她是怕的,沈卫两家人都在京城,如今他们出兵淮南, 虽是能让京城那边的人有所顾虑,不敢轻易下手,可终究是扬汤止沸。和淮南撕破脸,无异于将京城的亲人至于更艰难的境地

何况如今西境战事既起, 京师既已下令召回,他们不从,反而在此时挑起淮南战火, 稍有不慎, 便是引得整个大黎万劫不复, 怕是要背上千古罪名。

那人不仅在拿两家人威胁他们, 更是在拿整个大黎威胁他们。

人皆有畏惧之心,而这些也是他惧怕之事,她知道。

可面对恐惧, 并非每一个人都会选择说出来。

她没想到有朝一日,“怕”这个字真的会从他口中说出。

不过她很庆幸。

好在他愿意将软弱的一面展露给自己。

卫明姝微倾身子,偏头靠在那坚实的肩膀上,“若是有一日,我是说如果, 京城那边真的要动两家, 郎君打算如何?”

那肩膀似是颤了一下。

许久之后, 低沉的声音才自黑夜中响起, “先除奸佞,还真相于天下,再给他们报仇。”

又是报仇吗?

卫明姝抬起身,月光清冷朦胧,只隐约看见那眼中的挣扎。

她知道,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是仇恨

这个人儿时为了杀母之仇四处征战,如今好不容易归于平静,又要背上一层新的仇恨吗?

这样一个人,难道真要为了仇恨活一辈子吗?

沉思良久,卫明姝说道:“要不我替郎君回去吧。”

她虽是不知康王对整个卫家现在是何态度,可慈安曾经说过,康王并不想杀她。

京城这趟水总得有个人搅浑,总不能一直姑息养奸,让这些人掌控着京城,而她是最好的人选。

她现在该去赌一把。

“不可。”沈轩立马答道,语气近乎勒令,“我知明珠在想什么,可这件事不可。”

京城那龙潭虎穴,他怎可让她去冒险。

卫明姝从未听过他以这种口吻对她说话,许久才道:“可我觉得...”

却是被立刻打断,“此事不必再商议,我会有办法的,可你绝对不能回去。”

——————

南边兵力虽要比北方兵力弱许多,可总归是要打仗,百姓人心惶惶,各州县隔岸观火,静待帝命。

扬州为大黎富庶之地,两军僵持在扬州附近的回城外,皆不敢轻举妄动。

朝中众臣皆上奏谏言,即刻起兵助淮南平乱。

二皇子却力主按兵不动,朝臣无法,只好建议再出使臣前去睢县谈判,而睢县的北境之军还是那副说辞,不见帝王不肯退兵。

眼见扬州将乱,康王终是手持帝王虎符,下令从关内调兵前往淮南平乱。

满朝文武俱是惊诧,无人知晓康王何时拿到的虎符,但虎符可令天下之军,只得先遵照其命令行事。

然而帝王始终不出,朝中疑声更盛,康王无奈,只好拿出圣上亲笔诏书,以堵住悠悠众口。

可就在大军出发前一日,北边却忽然传来消息,言宁国公沈正忠于居庸关集结兵马,准备南下。

兖州与青州刺史得到消息,立即备兵于两州边界防范,纷纷去信京城请求援兵。淮南富商闻此风声,皆向外逃窜,一时间前往关内和岭南的官道拥堵,匪乱四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