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惆怅道:“其实小女在药房连续呆了近十日,才误打误撞研制出了正确的解药,诸位不必太介怀。”
话虽这么说,可连续十日泡在药房,研究出解药必然是努力的结果,什么误打误撞,不过是她谦虚的说辞。
她越是这副模样,其中几个太医看得越窝火。
他们五六个人,疯狗病彻底被治好了还没应对的法子,苏年年一人用了十日,不就是说皇帝养了他们一群废物吗?!
圆眼太医上前一步,刚要反驳,却被旁边的人拦住使了个眼色。
张太医说道:“苏大小姐当真会医?”
“不过皮毛。”苏年年略微颔首,不等众人反应,紧接着道:“张太医看上去似乎有心疾。”
众人看向张太医。
张太医稍显意外:“如何得知?”
他近来确实觉得心脏不太舒服,隐隐有发病的迹象,但从未告知任何人。
苏年年淡笑:“面部浮肿,双颊暗红,口唇发紫,张太医若之前没发现,今后可要注意些了。”
前世萧南跟张正有过来往,张正发病后,他还派了周游帮忙诊治,苏年年有些印象,所以方才能叫出张太医的名讳。
张正听完,沉默地看着苏年年,一时没说出话。
难道她真会医术?
圆眼太医打量张正好几眼,道:“哪有你说的那些!”
苏年年唇边的笑带了些冷意,看向他,慢条斯理开口:“双眼赤红,伴有水光,此乃肝火旺的表现,我劝你少动怒。”
圆眼太医骤然失声。
苏年年低下眸子,静静地站在那里。
来之前她特意熟读了周游写的《面诊看这本》。
瞧这反应,好像真有点用?
第36章 四皇子最妥
太医们面面相觑,没人再说一个字。
皇帝见状,倒是觉得新奇,笑了笑问:“那你倒是看看,朕身上有什么不妥?”
“陛下,失礼了。”
苏年年抬眼跟皇帝对视,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
“陛下气虚,脾伤,肝损。”她顿了顿,到底把那句“肾亏”咽了回去。
在场众人脸色皆是一变。
皇帝的身体状况太医院向来保密,苏年年一句话却将皇帝的病症说出了大半。
皇帝面色微滞。
太医院那群老头,对苏年年敌意这么大,自然不可能偷偷给她泄密。
只能说她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苏年年收回目光,很是抱歉似的,声音小了一些:“陛下平日要多注意休息,莫要留恋后宫。”
尽管声音小,皇帝也听了个清楚。
他登基以来的这些年,天灾不断,外敌频繁来扰,为了堵住百姓的嘴,他夜以继日地在勤政殿思量对策,等皇位坐稳了,身子却不行了。
而他也习惯了劳累。
皇帝忽然长叹了口气,许久,想起自己召她进宫的初衷。
“京中一旦发现疯狗病人,便全抓进官府看管,你如何试药?”
据他猜想,苏年年在东街摆摊的第一日,用的药已经是解药了。
苏年年闻言一顿。
要不要跟把萧晏辞供出来?
她思量不过片刻,刚想好了对策要开口,殿门口忽然进来一个小太监:“陛下,晏王爷在殿外等候。”
苏年年:“……”
正主来了,她刚想好的胡诌八扯的话可怎么说!
“宣。”
身后传来轻健的脚步声,苏年年眼观鼻鼻观心,抿唇不语。
萧晏辞走进殿中,朝皇帝行礼,对苏年年的存在好像丝毫不感到意外。
皇帝点点头,让他先在一旁等候,重新看向苏年年。
“你还没说,见不到病者,你如何试药?”
苏年年盯着自己的脚尖。
萧晏辞此人阴晴不定,要是她说得不合他心意,他当面否认,说出周游的事就不好了。
“陛下,其实……”她迟疑的目光落向萧晏辞,“其实小女能研出解药,也有晏王的一半功劳。”
皇帝:“哦?是吗?”
萧晏辞不冷不热地作揖,苏年年见他要开口,忙抢过话。
“早年小女跟晏王在太学同窗,交情不浅,晏王对小女的医术知晓几分,京中怪病太医们束手无策,正巧碰上晏王府中有人发病,晏王才差人喊小女去看看。”
苏年年半真半假地道,余光瞄见萧晏辞看自己,忽然反应过来有了底气。
他知道周游的性子,眼下他胃疾未愈,要是在皇帝面前泄露实情,对谁都不好。
果然,萧晏辞没否认。
皇帝颔首,终于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苏年年见状,肩膀微微一松。
“刘兴全。”
刘公公弓腰上前。
“苏家嫡女苏年年,德才兼备,为朕分忧有功。你去库中挑些东西,一并送回苏府去。”皇帝十分愉悦,看了萧晏辞一眼:“晏王也一并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