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个老臣跪了下来,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年轻的文官都闭嘴不言,这些人大部分当初都被宋九兮救过。如今他们进了官场,即使不说什么。但也不会赶这个风头上前去让陛下开后宫。
燕述白脸色黑沉,阴森森地说:“朕记得当初朕登基的时候,朕就说不过。你们想让朕好好当这个皇帝,就别来对朕的后宫指指点点。”
老臣颤颤巍巍地说:“请陛下以江山为重,子嗣延绵乃是国之大事,不容轻视。”
“是太子不够好,还是朕这个皇帝太好脾气了?”燕述白震怒,“你们若是觉得非要开这个后宫不可,那朕今日就将皇位传给太子!”这江山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陛下息怒!”众臣忙跪下,小小的太子也跟着跪下了。
燕述白甩袖离开,老臣老泪纵横,竟然跪着不起了。
宋九兮听到消息的时候,她还在让尚衣局给太子和公主制今冬的新衣。
她听到方珑的汇报,愣了一下,问:“陛下呢?”
方珑道:“已经回了坤宁宫。”
宋九兮点了点头,等事情安排好,她才回去了。
她一进去就见燕述白窝在榻上,神情懒散地翻着一本杂书,那是宋九兮无聊的时候看的一本游记。
宋九兮从他脸上没看到沉怒的神色,她洗净了手,走到跟前。
“陛下今日不用处理政事了?怎么回来这么早?”
燕述白笑着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太子处理的挺好的。看样我这个甩手掌柜可以安心当下去了。”
宋九兮坐了下来,没提前朝的事。
燕述白在前朝发了火,若是为别的事,宋九兮还可能劝两句。但大臣让燕述白开后宫这事,宋九兮不会答应。
她居于后宫,这些年也没有在前朝出现过。但那些人真的以为她脾气好到什么都能容忍了?
她手中到现在为止还握着兵权,真把她惹怒了,她就带着人去朝前问问,那些上奏折的大臣是什么心思,家里女儿都多大了。
她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敢当着她的面,将家里的女儿送进后宫的。
燕述白不提,宋九兮也当没这回事。
但御书房里三个老臣还在跪着,若是任由不管,这几个老臣出了事,燕述白就会落下一个昏君的名头。
段牧在坤宁宫外欲言又止,他们也拿那三个老臣没办法。
但到了傍晚段牧来报,那三个老臣还在跪着。燕述白的书也看不下去了,他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往外走。
“等等。”宋九兮拉住他,“让太医院的人过去,老臣年纪大了,不能出事。”
燕述白沉声说:“我知道了。”
但燕述白正准备过去,一个锦衣卫过来了。他在段牧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段牧露出惊讶的神色。
段牧听完走到燕述白面前说:“陛下,三位老臣已经被太子劝回去了。”
宋九兮讶异:“太子?”
宋九兮和燕述白对视一眼,段牧点头:“不知道太子说了什么,三个老臣眼泪纵横地回去了。”
这个疑惑在晚膳的时候揭晓了,太子晚膳时来了坤宁宫和他们一起吃。
燕述白问:“你跟那几位臣子说了什么?”
“儿臣没有说什么。”小太子脸颊稚嫩,但坐姿笔直,神情也沉稳严肃,“儿臣只是跟他们说,他们劝不动父皇的。与其惹父皇母后不开心,还不如放弃这个想法。”
宋九兮忍不住追着问:“你这样说,他们就答应了?”
“儿臣还说,他们若是想看皇室子嗣增多,那他们得活长一点,等儿臣长大了,他们可以上折子让儿臣广纳后宫。”
宋九兮:“……”
燕述白:“这是个好主意。”
宋九兮忍不住在燕述白肩膀上打了一下,“你不要胡说。”
说完她看向小太子一板一眼的脸色,随即问:“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文华殿里的太傅说过,为君者不宜有过多私情。儿臣以后要当明君,儿臣有这个责任为皇室开枝散叶。”
宋九兮捂住了额头,燕述白颇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到燕述白脸上的赞赏,小太子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宋九兮揉了揉眉心说:“父皇母后没教过你什么,道理都是你自己学的。但即使为君者也不必做孤家寡人,若是有喜欢的人,也应该努力争取。”
小太子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宋九兮叹了口气,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但不管是太傅还是燕述白都没将他当做一个五岁的儿童,他身为大衍国太子。从他一生下来,他这个身份就注定了很多东西。
夜里快熄灯的时候,燕述白像是知道宋九兮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