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汉武帝比命长(287)

东方朔唉声叹气半天,想到了一个方法——编启蒙书。

东方朔确实是个有抱负的好青年。怎奈生不逢时,来到刘彻这一朝,还是前期,不是后期。前期朝中各种人才不缺,唯独缺将军,他又不擅长。东方朔挺抑郁的。本以为他还年轻能熬死几个,结果又出了公孙弘、主父偃等人。

东方朔不再惦记三公九卿的职位,又不甘于平凡,很想流芳千古。他觉得若把这启蒙书编出来,说不定史书上真有他一席之地。

东方朔文采不错,不愁写不出东西来。这些孩子还小,有许多都不会说官话,现在正教他们说官话,这样以后上课才能听懂。他完全可以用这段时间编书啊。东方朔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当晚就着手准备。

大雪纷飞,天地都安静下来,温室外响起脚踩雪花发出的“咔哧、咔哧”声。

刘彻搓搓有些冰凉的手,抬眼看去,黄门进来。

“陛下,东方先生求见。”

刘彻捏捏眉心:“让他进来。”

欢天喜地的拜下去,东方朔就迫不及待地把手里的东西呈上去。

刘彻接过去一看,顿时一言难尽。

东方朔脸上的笑容消失。

刘彻叹了一口气,揉揉眉心,“你是不是没往军校去过?”

东方朔没听懂。

刘彻:“军校那些小兵并不是一天到晚的学骑射。”

“微臣知道,还要读书识字。”东方朔说出来,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

刘彻:“猜到了?”

“有,有启蒙书啊?”东方朔结结巴巴问出来,觉得不可能,“微臣并未看到。只看到四书五经。”

刘彻又想叹气,“四书五经是那些印刷匠人得闲时印的,库存多,朕令他们提前送过去的。朕起初令人寻孤儿,长安这边寻到六个,然有五个他们的亲戚都表示可以照顾他们。那些孩子也愿意跟着亲人。朕估摸着顶多有二三十个,就没打算印书,待他们可以上课了,你去找春陀,那边闲置的书足够了。

“孰料匈奴又偷袭边关百姓,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多出来许多孤儿。那边的书不够,朕就令印刷厂再印一些。瞧你刚刚高兴的劲,这些日子一准忙着编书,等着惊艳所有人,什么都没管,也不知道启蒙书极有可能已经拉到库房。”

东方朔还真知道库房多了一批书,就在半个月前。

印刷厂不赚钱,造纸厂赚钱,完全可以给工人放暑假和寒假。

书拉过来的时候,管事念叨一句,那边人真舒服,腊月二十就可以回家,正月初十再回来。当时东方朔只顾羡慕那些人,压根没看清单,潜意识以为又是一些儒家的书籍。

“这本书……?”东方朔惭愧又尴尬。

刘彻道:“先放这儿。朕改日令太学博士看看,可以用就印一批送往各地。”

东方朔心中大为震动,就差没热泪盈眶,“微臣拜谢陛下!”

“以后别再自作聪明。这样的事你可不是第一次干。”

东方朔想起他吓唬侏儒那次,“微臣不敢。”

“别给朕把你贬为庶民的机会。”

东方朔连忙说:“微臣不敢。”

刘彻抬抬手,东方朔退出去,才发现额头上全是汗。

刘彻拿起朱笔,看到手边书上,“启蒙”两个大字,无奈地摇摇头,合上奏章前往昭阳殿。

在卫莱跟前,刘彻是想说什么说什么,不用担心,无所顾忌,久而久之,想发牢骚就找卫莱。

卫莱对汉朝这些人很感兴趣,也喜欢听八卦,真的很捧场,刘彻也看的出来,所以到昭阳殿,就把书往方几上一扔。

天气太冷,卫莱给卫婉放了假。卫婉和她母后下围棋,顺便教她弟弟。

刘彻这一下正个棋盘乱了,卫婉气的霍然起身。

刘彻问:“想打朕?”

卫婉不敢,“你——简直不可理喻。据儿,咱们走。”

“不走,不走。”小太子窝在他母后怀里可舒服了,“姐姐去哪儿?”

刘彻:“姐姐饿了。”移到卫莱身侧,正想坐下,被他女儿一下推开。

刘彻气笑了,“她先是朕的妻,朕的皇后,其次才是你们的母亲。”

“母后有我的时候还不是皇后。”卫婉提醒他。

刘彻转到另一侧,小太子伸出小手试图阻挡。刘彻直接把孩子拎怀里。

小太子以为要揍他,吓得哇哇大叫。

刘彻朝他屁股上一巴掌,把他放地上,“跟姐姐玩去。”

卫婉看出她父皇脸上的疲态,进门时明显心情不好,就冲她弟伸手,“我们去堆雪人。”

“堆雪人?”可以玩雪?小太子来了兴趣,主动拉他姐姐的手,“姐姐,我们去堆雪人。”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