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汉武帝比命长(223)

小兵目瞪口呆,怀疑他听错了。

“陛下准咱们吃三五顿。这东西也就此时好吃,过些日子就啃不动了。”韩安国话音一落,小兵就往外跑。

当晚,营区篝火通明。

一直留意着这边的匈奴探子不敢靠近,远远看到热闹极了,心中反而越发不安,这些汉军想干嘛啊。像是恨不得他们知道此地有大批驻军一样。

探子晚上看的不真切,决定天亮再探。

天亮化成乞丐,靠近一点点,发现汉人的田地旁边多出很多房屋,足够一二十万人住的。

探子赶忙回去禀报。

匈奴王庭的人越发觉得汉人引他们上钩。

韩安国确实有这么个打算。

来到这里既能种田又种树,还能弄些匈奴,可是大功一件啊。

怎奈匈奴一直不露头,韩安国想派人出去探探,碍于皇命在身,不敢轻举妄动,于是这些人就一边收玉米磨玉米面,一边等后续部队过来。

话又说回来,五月初六,一天不见卫青,卫莱都怀疑她娘又好了,五月初七一早,卫青来了。

尘埃落定,卫莱悬着几天的心也安定下来,问卫青:“什么时候走的?”

“昨儿半夜。”卫青这几天也没歇息好,脸色蜡黄蜡黄的,“大姐给她擦的身子,二姐给她换的衣物,都收拾好了。”

卫莱道:“墓地呢?”

“我跟陛下派的人一起寻的,也找好了。”大概有卫莱这个姐姐在,主心骨还在,卫青并没有天塌了,以后没了家的感觉。心不慌,说话办事都很稳重,“阿姐怕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过去。”

卫莱点头:“我知道,你的同僚和大姐夫还有大兄的同僚这几天都会过去。陛下也知道,那天才特意带我出去。这个你带回去。”指着放在墙角的玉米,“用这个招待留下来帮忙的客人。”

卫青见过玉米,“这个是……?”

“陛下让我摘的。”卫莱跟他说一下吃法,“看到这个,那些人便知,纵然陛下不便过去,也念着你们。”

卫青感动,“陛下有心了。阿姐,有没有谢过陛下?”

“婉婉替你谢过了。”卫莱道。

卫青这才发现不对,“婉婉呢?我来这么久也不见她出来,您又打她,她气的不理你了?”

“我哪有心思打她。”卫莱朝东边看一下,“朝中多了公孙弘、主父偃那些人,陛下闲着无事,爷俩泛舟湖上钓鱼呢。要不要过去看看?”

卫青里面穿着孝衣,道:“今日不便,改日吧。”

“走吧。”卫莱示意他拎着玉米,一边送他出去一边说:“母亲去世,按理说你该守孝。陛下太想打匈奴,不大可能让你守孝。”

这点卫青知道,但有一点卫青始终想不明白,“阿姐,我长这么大就去过一次战场,还是同闽越那次。闽越多高山,匈奴一马平川,两地完全不同,陛下为何像是认准了我,还对我信心十足?”

作者有话要说:意不意外,今天更这么早??

2("我和汉武帝种田");

第79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卫莱心说,

因为你是卫青啊。

“不是陛下对你信心十足,而是朝中无人。”卫莱问他,“不论韩安国,

还是李广,他们是跟匈奴打过照面,

有谁有过深入匈奴腹地的经验?都没有。你虽然十八,

论这点,

你跟八十岁的老将一样。陛下不论用谁都同样冒险。”

卫青:“老将有带兵的经验。”

“再多经验也不是打匈奴积累出来的。”卫莱想了想,“匈奴跟其他人,好比大米同玉米,乍一听名字你肯定觉得差不多,实则一个离不开水,

一个耐旱,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物。

“陛下告诉朝中那些人,二者完全不同,

他们也不信,盖因他们有对敌经验,陛下这辈子没出过长城,

他们认为陛下不如他们懂。你信陛下吧?”

卫青信,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刘彻教的。

卫莱:“你信陛下,陛下就信你。还有什么问题?”

“阿姐这样说就没了。”

卫莱道:“他们若能用,陛下也不用令你带兵。到了那里,

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可别瞎听他们的,

否则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点我知道。他们若比我懂,陛下也不会用我。”

卫莱放心下来,“陛下若知道你这么说,

一定十分欣慰。他们若敢违抗军令,你也要狠下心来军法处置。”

卫青:“陛下同我说过。”

“既然这样我也没什么好嘱咐你的。”卫莱忽然想起一件事,“陛下有没有令你们带些白酒?”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