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汉武帝比命长(194)

刘彻一锤定音,回了宣室。

馆陶大长公主不由得想起卫莱曾跟她说的那番话,皇帝是个大方的,纵然废了皇后,也会保她一辈子荣华富贵。

馆陶公主不信,前些日子得知昭阳殿生个女儿,不是儿子,她闺女未尝没有机会,还打算找司马相如买赋,试试还能不能触动刘彻的恻隐之心。今时今日,馆陶公主觉得没必要。

刘彻的脾气她还是知道一些,不喜欢别人逼他,给他添堵。真找了司马相如,指不定连这些遗产他都能收回去。顺着刘彻,能让她吃到肉,也绝不可能让她女儿喝汤。

思及此,馆陶公主就令她的侍从清点遗产,待她娘下葬后再搬。

“姑母真是心急呢。”

调侃声从身后传来,馆陶公主回头看去,刘彻的二姐。她不如平阳公主八面玲珑,也不是馆陶的亲儿媳妇隆虑公主,馆陶瞥一眼她就收回视线,懒得理他。

这位公主得了个没趣,心里不舒服,就找王太后。

王太后瞪一眼她,“刚刚都没你声音大,还嫌不够丢人?哀家是少了你的吃的,还是短了你的喝的?”

“母后!”南宫公主跺脚,她娘怎么里外不分啊。

王太后瞥一眼她,挑两个精巧,然并不贵重的东西,就对馆陶说:“这两个给我吧。”

馆陶很清楚刘彻说的“两样”是泛指,见王太后居然只挑两样,险些愣住,“姐姐不再挑几样?”

“我那儿什么都不缺,挑两个留个念想就行了。”王太后让侍女送回去,继续为太皇太后守灵。

众人看到她的动作,也不敢再闹腾。然而,把太皇太后送走,又闹腾开了。

刘彻从春陀口中得知东宫又热闹起来,冷笑一声就去沐浴。从头到脚洗的干干净净的,刘彻才踏进昭阳殿。

他上次离开时还是初夏,而今已到了仲夏时节。那时小卫婉只能躺着,如今都抓着小腿啃脚了。

刘彻看着大一圈的女儿简直不敢相信,“她都这么大了?”

“卫婉,起来看看谁来了。”卫莱把她抱起来。

刘彻拍拍手,还没啃够脚丫子的小孩瞥一眼他,继续忙碌。

“这是把朕给忘了?”刘彻忙问。

2("我和汉武帝种田");

第70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卫莱见他一副难以接受的模样,

莫名想笑,“别说你走的时候她才一个多月大,就是一周岁也早把你忘了。”

“朕是她爹!”刘彻提醒卫莱。

卫莱把闺女抱怀里,

以防他气得给小孩一巴掌:“我还是她娘呢。长时间不见,

她一样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不待他开口,“我听田绿说,今天东宫那边又来了不少人,

你不去不怕她们打起来?”

“打死正好,朕少养几个。”刘彻很是凉薄地说出来,卫莱被噎得说出话来。

长信宫很大,长信宫的东西都归窦太主,可不是指明面上的,包括窦太后的小私库。

窦太后下葬后,馆陶大长公主也没立即搬,

不好表现的这么急切是其一,

也不怕世人嘴她——亲娘坟头上的土还没干,就迫不及待弄她娘的东西。

话说回来,窦太后的私库,

即使一大半随窦太后长埋地下,

剩下那一半也有不少。那一半也是精品,馆陶公主就打算留到最后。

坊间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极少有人再讨论窦太后的葬礼,馆陶公主才雇车搬家,准备先从大件开始。

大件一样就需要一辆车,

她要想早点搬回去,就得好些辆车。十多辆车一起入宫,引人注目,

很快传到皇亲国戚耳中。

当天没赶上,第二天一辆车还没收拾好,馆陶的侄女、姐妹以及堂姐妹们就全来了。

窦太后有遗言,没人敢看热闹,只有羡慕的份。窦太后没遗言,众人不敢抢不敢夺,却敢阴阳怪气的说些羡慕嫉妒的话。

昨儿卫莱刚听说此事时觉得很玄幻,晚上一个人睡觉,静下来想了想,又觉得很正常。这些皇亲国戚过惯了富贵日子,除了窦家,家家户户的子弟都没出息,没别的进项又不想节流,多数人家是一年不如一年。

人一旦穷,别说窦太后的小金库,就是卫莱的昭阳殿她们也抢着要。

卫莱:“听说你二姐也在?”

“朕要把长信宫的东西给姑母的当天,她就嚷嚷祖母最喜欢她,就差没明说她想要什么什么。”刘彻道。

卫莱眨了一下眼睛,“太皇太后不是最喜欢你大姐和你三姐吗?”

“她俩反倒没嚷嚷。”刘彻道。

卫莱:“一个聪明,一个是窦太主的儿媳妇,她俩也没必要出头。后来怎么解决的?”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