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们的火葬场(快穿)(583)

作者:大王任性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薛小安接过信,展开看后,越看眉头蹙得越紧。薛小安抓着信、手微微用力,逐渐将信抓拧在手中。

他抬头看向赵东家,问道:“沈成材怎么会突然被贬。”

三年了,提起仇人,薛小安难以掩饰其情绪。俱他所知,睢宁县的沈成材、沈县令,进京后乘着太子的东风,一路官至四品,很受重用。

只因沈成材很会曲意逢迎,太子将他引荐给皇帝。皇帝年老昏聩,但碍于睿王强势,大臣们都不敢在皇帝展露阿谀谄媚之面。唯独小县镇来的沈成材,无知故勇,讨得了皇帝的欢心。沈成材给皇帝逗乐子的本事一流,在去年的太后寿宴上,沈成材更是组织乐人献舞,愣是将人献到了龙床上。

从此,沈成材一跃成为皇上跟前的红人,就连太子,也沾了点沈成材的好处,得了皇帝的赞誉。京城谁人不知,沈成材是太子的人,就连睿王都无法轻易对沈成材下手。

薛小安自认他十八行的总管事做得不错,没听说京城出现什么大的变动,为何会如此……

“太子卖赵家一个面子,让人前来请罪。”

赵东家轻飘飘的一句话,在薛小安心里掀起巨大的风浪。

来赵家后,薛小安怀疑调查过,当年一向抗拒朝廷的赵东家,究竟用的什么法子,突然和朝廷牵上线,让朝廷派人到阑县‘剿匪’。

赵东家找的那个人,身份一定不低,但薛小安查了多年,始终没有确定对方是谁。

醍醐灌顶,薛小安猛然明白了一切。为什么是皇商,因为照惯例,王爷们都有自己的封地,皇帝不会将有关此的差事交给他们,只有太子,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皇商接触,从中经手金银财帛,将其收为己有。

薛小安将手中的信抓成一团,怒视着赵东家。

三年前他来的时候赵东家就知道他跟沈成材有仇,赵东家站队太子,跟沈成材共侍一主,根本不可能帮他报仇。但是赵东家却用这件事吊着他,让他在赵家愚蠢地忙碌了三年。

“从一开始你就是太子的人。”薛小安质问赵东家。

赵东家对薛小安的质问不予知否,他缓缓道:“太子是东宫之主,未来名正言顺的帝王,赵家作为本朝第一大商,自然要跟随正主,难道要做乱臣贼子吗?”

薛小安不相信赵东家会注重这些,如果因此,赵东家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将他找来,赵家有的是名正言顺,可以接替他宏图伟业的人。

京城之所以会生夺嫡之乱,难道不正是因为太子无能?

太子无能……

薛小安一下子明白了什么。薛小安脸色发白,他紧盯眼前的老人,这才意识到对方已经不仅仅是个商人,所图之大,令人战栗。

赵东家有些意外薛小安的敏锐,内心有种说不上来的欣慰。当初他的康儿也是这样,一眼看出利害,赵家太大而朝廷太乱,睿王有雄心壮志,又是胸有丘壑之人,认定的事绝对不会允许更改。睿王年轻时就觉得商人势大,于朝廷于百姓百害而无一利,主张改革多年。

虽然此时被皇帝一口否决,但随着睿王在朝廷的影响力加大,他吸纳了诸多与他一同想法的有志之士,如果睿王最终赢下这场夺嫡之战,天下商人苦矣,赵家作为第一大商,绝不可能逃过此劫。

可当时的他一心只想着经商的事,不愿与朝廷牵扯,对儿子的远忧嗤之以鼻。他胡乱发脾气,觉得只要儿子心思都放在经商上,就不会有时间胡乱瞎想。他断定他的康儿仍需历练,将人赶回了阑县,结果害得儿子命断赵家布行。

当知道阑县的真相是管事与县官将领勾结后,赵东家就明白,朝廷早已有人盯上了赵家这块肥肉,哪怕他再明哲保身,官府的人都不会放过他。

这三年,他借薛小安的名头,除掉了跟京城有瓜葛的亲族,总算重新整顿好赵家,再次将赵家牢牢掌控在手中。

他要让世人知道,他虽然老了,但赵家永远都会是天下第一商,他赵骆之名、不容欺辱。

沈成材是赵东家给薛小安的考验,只有踏过沈成材,薛小安才是他认可的,可以与他儿子媲美的存在。他的继承人,注定是要以赵家为先的。

这就是赵东家一直隐藏的另一面,也是当年薛掌柜退怯的另一个原因。

赵东家是个冷清冷心的可怕之人,跟随他,就注定要舍弃一切。

作者有话说:

留爪、留爪。

第215章

薛小安面对如此惊涛骇浪, 难以做到镇定。他身陷被赵东家欺骗的震惊之中,不敢相信,三年时间, 赵东家都只是在利用他。

但他到底不是当初那个薛小安了,被信任之人背叛, 他没有因为愤怒, 失态得歇斯底里质问,反而安静地离开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