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们的火葬场(快穿)(216)

作者:大王任性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长信候侄子不信邪,但还是在受为官恩师举荐后,迟疑半月没去赴文书之职。

结果不用想,平冤卷闹出事端,名单上长信候侄子的恩师赫然就在其列。这番,真是不信也得信,毕竟元洲距离京城山高水远,此等大事,区区道士如何能知晓。

于是,赛半仙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名誉整个北域,各方势力都在偷偷关注他。长信候侄子上门拜谢,与赛半仙相聊甚欢,清酒微醺后便说了一个天象预言。

‘大靖近两年都不会太平,京城两星争位,远安处星光闪烁,就连南境也泛着微光。大靖的太子妃天生凤体,可惜旺的却不是本朝的星。受这颗凤星影响,大靖会逐渐衰落走上末路。’

两人酒后之言,在多方势力的窥探下传扬了出去。

区区一个道士的言论,皇帝还没必要太重视。可奇怪的是,甄家听到这个谣言,竟然私下派人到元洲,行暗杀之事。

甄家的人被上门逮侄子的长信候撞个正着,长信候忠心怕事,犹豫再三,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写折递到京城。

长信候的信一来,太子就把事情往下压。可恒王还在,当然是把案子揪出来,赶忙递到皇帝跟前。

皇帝这才觉得事情严重,若非心虚,甄家为何如此过激?

只是皇帝又想到近来东宫选妃的风波,对恒王状词也没有全信。皇帝表面派人去请赛半仙,实则派人将赛半仙押送入京,看看这个道士究竟有几分本事,若是对方编谎乱政,也好将其就地处置。

太子不信神佛,他对甄家私下处理的行为虽然有意见,但事情已经发生,不至于闹出不和。

太子不傻,猜到可能是恒王在给自己布局下套,那道士还提到平冤卷,很可能就是他抓到平冤卷幕后推手,解决恒王的一大突破口。太子当机立断,向皇帝领了调查赛半仙的差事。

而‘押送’赛半仙的一路,有关他的预言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皇帝能坐上帝位,证明他绝非是个蠢笨易骗之人。关于赛半仙的预言,他认定为阴谋的偏向居多。可是当所有人都在传扬赛半仙‘神算’,传扬他卜卦事迹,说他料事如神的时候,皇帝心里还是有些芥蒂。

毕竟,区区一个女子,在皇帝眼中真算不上什么威胁。如果东宫的太子妃真是祸害,要误他大靖江山,把她休弃、或偷偷处死即可,预言又不是没法破。

皇帝又起了要给东宫选妃的意思。但这一次,皇帝再看太子对甄芙儿的维护,心里就有了偏见。

以前皇帝都觉得太子是受皇后影响,所以才对甄芙儿专情情深,如今细思……

东宫不肯选妃,太子为了维护甄芙儿,连兄弟情都可以不顾。太子胁迫宁昭和离,让好好一个人成天在府内借酒浇愁;

甄芙儿先前四年没孕,放在寻常百姓家,都可以成为休妻的理由,太子却连个女侍都不肯收入房;

早前,甄芙儿不仅迷惑太子,连宁昭也对她倾心有加;

郭白此生都没有收过女学生,为何偏偏对甄芙儿另眼相待?

如此看来,这甄芙儿当真有些怪异。

不仅皇帝这么想,皇后比皇帝还要心急。

皇后多年来只是想为自己争一口气,她看甄芙儿本就百般不满,如果甄芙儿还会危害到太子,那皇后第一个要除她。

手底下人都是看主子脸色行事的,皇后和皇帝的表现,足以证明太子妃失宠。甄芙儿在京中女眷里忽然变得有些不受待见。

常年受追捧的甄芙儿哪里接受得了这般落差,她又跟太子闹脾气、故技重施,这次连商量都没有,直接在小雪的提议下又搬进了肃王府。

有些伎俩只能用一次,原本甄芙儿的鲁莽行为还有太子和宁昭维护,现在太子在外忙着调查赛半仙,宁昭又整天在府内醉生梦死,甄蓉儿已离府,甄芙儿连个正当入住肃王府的理由都没有。

皇后和皇帝不是傻子,知道是甄芙儿自己的主张,当然少不得一番训斥。太子这时候,越是维护甄芙儿,甄芙儿的处境就越是艰难。太子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但事关甄芙儿,他还是有些乱了。

皇帝一看自己寄以厚望的储君竟是这般模样,哪怕传言是捏造的,太子妃祸乱的本事只怕也不假。

那还能怎么办?只能抓紧为太子选妃。

可要不怎么说邪门,他们看中的人选,结果都因为各种意外推迟耽搁了。

还真命中太子妃天生凤体这个传闻!

这么一闹,赛半仙还没走到京城,京城里各式各样的流言已然传开。

皇帝还算理智,皇后却整日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太后不待见皇后,也因为有些信佛,经常以此向皇后挑刺责难,让皇后后悔痛恨不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