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不必提,肯定没成功,否则荀家也不会被纳入奇闻异事了。
“荀家对外称,他们养荀蜚这么多年,从没对荀蜚不好过。说荀蜚就是本性残暴,天生的坏种,才会怎么都养不好,害他们家长年累月地遭受无妄之灾。”
想起梅七蕊说到最后时,那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玉晚目光不由停驻在刚才被荀夫人骂坏种的少年身上。
身形颀长到近乎瘦削,纵使脸上没什么表情,也能看出他五官相当出挑,是个十足俊逸的少年郎。
他就是荀蜚啊。
再看荀夫人,正一脸愁容地对寂归道:“最近家里似乎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大白天的都不安生。还望上人能帮忙看看,我们家究竟怎么了?”
说完,眼角余光瞄到荀蜚,登时表情一僵,飞快给一旁的仆从使眼色。
仆从会意,悄悄退到人群之后,让荀蜚先跟自己进去。
荀蜚没出声,跟着仆从走了。
但在走前,不知何故的,他朝玉晚的方向望了一眼。
这一眼被玉晚瞧了个正着。
两人对视半息。
等荀蜚走后,荀夫人这才迎请寂归进门。玉晚趁机走到无沉身边,从须弥戒里摸出把提前贴好灵符的绢扇。
她以绢扇遮住下半张脸,作一副小家碧玉之态,借灵符的传音之效和无沉说悄悄话。
她先问魔气来源可是确定在这荀家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说荀蜚看她的事。
无沉看似嘴唇没动,实则传音入密地回她:“我看到了。”
玉晚道:“他认识我?”
无沉道:“或许。”
“可我不认识他。他为什么要看我?”
玉晚陷入沉思。
不管荀蜚是想求救还是什么,前有师父后有无沉,这样的两位大山在,像她这种空有境界却毫无实力,又离经叛道穿着一身艳色的小跟班,怎么想都不该找她的。
至于有没有可能是看中她的美貌?
她封印艳骨前还有可能。
而现在,笑话,她在无沉跟前晃荡那么久,无沉眼神都没变上一变,更别提寄人篱下的荀蜚。
估计在这少年眼里,她顶多是具还能看看的红粉骷髅。
这样的话,就只剩下……
“总不能因为我看起来很善良?所以他觉得与其找你跟师父,不如找我这个家中处境跟他差不多,很容易就能和他共情的咯?”玉晚最后分析出这个来,“应该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她本是自言自语,不想无沉竟回应了她。
“什么?”
玉晚抬头看无沉。
他声音太小,她没听清。
无沉却只看着前方,没再说话了。
他不肯重复,玉晚也没追问,只将绢扇往上略移了移,好方便偷看他。
不知道是不是玉晚的错觉,她莫名觉得,好像自从师父醒后,无沉就有意对她冷淡。
嗯……
说有意不太准确,应该是佯装冷淡。
这也许是他继讲经之后想到的新方法?
希冀她受不了他这样的态度,就能心生退却之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他似乎并不想让师父发现她和他之间的事。
为什么呢?
玉晚想,是怕师父知道了会说她吗?
那他果然还是在担忧她。
所以即便态度冷淡,也仍会下意识放慢脚步,尽量与她的速度一致,更会主动走在外侧,避免周围挤挤攘攘的荀家人冲撞到她,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这样的他,让玉晚心生怜爱。
她越瞧越生出情意来。
他就像是一束光,忽然照在她眼前。
若能抓住这一束光,她这半生似乎也不算白活。
第6章 屏障
玉晚又将扇子往上移。
这一移,稍微挡了点视线,她便没能看清前边的路,差点在下个拐角处撞到无沉身上。
之所以是差点,自是因为无沉及时提醒了她。
他说:“当心脚下。”
然后不动声色地往后退出半步,和她拉开点距离。
玉晚见此放低扇子,用眼睛细细丈量一番。
于是经过又行了段路的观察,玉晚很慎重地得出结论,那就是无沉这半步一退,乍看意在避嫌,实则不管之后她看没看路,拐弯还是直行,上台阶还是下楼梯,不仅都不会再撞到他,甚至他还能在她不小心踩空的时候,于后方护住她。
——关于踩空会护住她这点,实为亲身认证,不含半点臆测。
看嘛。
明明就是担忧她。
却又不想让她发觉,便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冷淡。
有点别扭。
但更多的是可爱。
绢扇重新举高,玉晚躲在扇子后,偷偷弯了弯眼睛。
她高高兴兴地跟着师父往前走。
荀家不愧富甲一方,单从正门到影壁,就走了好长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