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胡饼便宜半文钱,若是数量多了,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花销。
这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多买点豚肉。
孟锦绣心情甚好的在后街逛了一会,最后挑了一家豚肉铺子,买了一大条新鲜的里脊肉回去。
等食材准备完毕,做好朝食,孟锦绣首先邀了杨三娘过来品尝。
“孟小娘子的朝食,这么快就做好了?”
杨三娘惊讶的走进屋子,就看见孟锦绣笑眯眯的朝她看过来,她身旁桌上摆着的,可不正是先前提过的朝食?
不过这朝食看起来却是有点眼生,外面这一层,莫非是胡饼?
那里面夹的红的绿的又是什么?
孟锦绣看着杨三娘好奇打量的目光,笑着开口:“三娘尝尝味道如何,我还想根据三娘的想法,稍微改良一下。”
孟锦绣这番话让杨三娘很是受用。
杨三娘迫不及待的接过这胡饼,先拿在手中好奇的打量了几眼,然后才试探着咬了一口。
待第一口咬下去之后,看着杨三娘脸上惊讶的表情,孟锦绣满意的笑起来。
看来,这朝食的味道不错。
待杨三娘将一张胡饼吃完,她拿帕子擦擦嘴,毫不吝啬的称赞道。
“孟小娘子这朝食,定能卖的火爆。”
孟锦绣浅浅的笑了起来,她谢过杨三娘吉言。
又道:“明日还要借三娘的木板车用用,另外,还想再借个碳炉子。”
刚尝过美食的杨三娘,很是爽快的点头:“这有什么。孟小娘子需要什么,尽管用就是了。”
孟锦绣这次是真的笑了。
遇上这么爽快的客舍主人,实在再幸运不过的事情。
定下了朝食,这一晚,孟锦绣踏踏实实的睡了一个好觉。
-
第二天清晨,永崇坊早起的食客们一上街,就看到了昨日那个卖菊花饮子的小摊子。
小摊子仍然同昨天一样,在车子上面铺了块青粗布,上面架了个小炉子,旁边用一根竹竿支起个小招牌。
不过那两只竹筒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精致的长方形铁盘,样式十分新奇。
有昨日买过菊花饮子的客人路过,认出了孟锦绣的摊子,好奇的停下来问道。
“咦,小娘子这么快就卖朝食了?”
孟锦绣笑容灿烂的点头:“是,客人可要尝尝?”
这人是永崇坊的武侯,今日正好轮到他当值。
现在距离换班的时间还早,这姓张的武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点点头。
“行,那就来一份尝尝。”
孟锦绣笑着应了一声:“客人稍等。”
只见她从车上拿出一只小铲子并小刷子,先从其中一只罐子里沾了油,均匀的抹在铁盘上,然后将一片薄薄的肉片放上去。
那肉片一接触铁盘,只听“呲啦”一声响,肉片边缘遇热收缩,边缘开始由红转白、逐渐转为色泽鲜亮的金黄色。
没过多久,就有一股诱人香气,从上面传了出来。
这香气一经传出,立刻引来不少人,三三两两的在摊子周围伫足。
见是昨日卖菊花饮子的小娘子,那些本来看一眼就打算离开的食客们,渐渐好奇的围拢上来,睁大了眼睛看过去。
当看到铁盘上面,被油煎的滋滋作响的肉片,不少人默默咽了一口口水。
这却还没有完——
等肉片一面煎熟,只见孟锦绣手里的铲子迅速一翻,肉的另一面接触到铁盘,又是“呲啦”一声响,这声音再次引起一阵咽口水声。
张武侯看着眼前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忍不住吞了吞口水问道:“小娘子,这快好了没有?”
孟锦绣抬起脸朝他笑笑:“客人稍等,马上就好。”
等铁盘上面的里脊煎熟,孟锦绣从一旁的竹篮里拿出热腾腾的胡饼,从中间切开一刀。
她用右手铲起里脊片,干脆利落的朝胡饼中一夹,然后又从面前的瓶瓶罐罐里洒了调料,并一片新鲜菜叶夹好。
然后才朝客人手里一递:“里脊夹饼好了,客人请慢用。”
张武侯一接过胡饼,立刻闻到一阵扑鼻的香气。
他好奇的朝那里脊夹饼看了几眼,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张口咬下去。
夹饼一入口,酥香的饼皮夹杂着味汁醇厚肉片,并爽口的青菜叶,同时从味蕾炸裂开。
这肉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外焦里嫩、汁水醇厚不说,明明吃起来根根肉丝分明,却又鲜嫩的紧,配着胡饼越嚼越觉得过瘾。
张武侯还从没吃过这样的朝食,忍不住又咬了第二口、第三口,再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周围的客人们见状,也纷纷扯开了嗓子,朝着孟锦绣喊道。
“小娘子,也给我来一个,这里脊夹饼闻着实在是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