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洵摇摇头,他略顿住脚步, 一开口问的却是别的事情:“上回叫你们打听永崇坊那处宅院的主人, 可打听到了?”
侍从愣了一下, 不料阿郎突然问起这事, 连忙点点头:“已经问到了,那宅院主人是位卖金银器的, 家中颇为富贵。孟小娘子租的那处食肆, 只是他家较偏远的一处, 听闻当初也曾开过一阵子, 但很快就关了门。对了, 他在东市中, 似乎就有间大的金银铺子。”
江洵沉吟道:“去打听一下,这家人近日可有出售宅院的打算。”
侍从应了一声,自去打听消息, 下午时分就带了消息回来。
这侍从迈进大理寺中,匆匆走到江洵面前,低声回禀道:“阿郎猜得没错,那家人确实在卖宅子,卖的就是孟小娘子开食肆的那一间。”
江洵眉头松了一下:“索价多少?”
侍从回禀:“索价四百六十贯钱, 说出价不算高,为着想跟孟小娘子结个善缘。”
江洵点了一下头, 听侍从这样说,却沉默着没有接话。
侍从轻声询问道:“阿郎觉得这个价格不妥?”
不等江洵回答,侍从想了想开口:“那宅院在永崇坊正街的位置,价格也算是极公道的。阿郎是觉得这价格,孟小娘子不一定能买得起?”
侍从对此倒是并不觉得如何,他压低声音:“若是这样,由阿郎买下来,再转送予孟小娘子也就是了。”
在侍从看来,这间宅院的钱并不算太多,况且又是阿郎真心喜欢的小娘子,早晚都要求娶当新妇的,阿郎送这份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岂料,江洵却摇摇头道:“阿锦看似柔和,性子却倔强,必是不肯的。”
侍从听自家阿郎这样一说,再想到孟小娘子短短一年内,就将食肆经营的这样红火,确实不像表面上那样娇娇弱弱,不禁点了点头。
江洵又道:“况且是她自己瞧上的第一处宅院,意义非凡,必是要自己买下来才高兴。”
侍从点点头,不过随之皱起了眉头:“依阿郎这样说的话,岂不是只能袖手旁观,不能出手帮忙了?”
江洵沉吟了一下,开口:“晚些时候,替我送张拜帖过去,既是要结善缘,多一个人也无妨。”
侍从说道:“阿郎亲自出面恐怕不妥,还是另派个人去吧。”
江洵想了想:“也好。”
等侍从离开了之后,江洵才将视线收回来,恰好瞥见窗外那片笔挺的青竹,忍不住扬起唇来笑笑。
才不过短短一年时间,阿锦竟然就要买下食肆了,他原先实在低估了她。他的阿锦,实在是位深藏不露的小娘子。
此时,在食肆当中,某位“深藏不露”的小娘子正站在灶台前面,心情不错的做着凉拌三丝。
她将千张、胡瓜和莱菔放在案板上,胡瓜和莱菔削皮,千张清洗干净之后切丝,将这三丝切成存许长短,然后再从灶上起锅烧开水。
待水开之后,将三丝迅速下锅焯水,然后再捞出来过凉水。这焯水的速度极快,若是手底下慢了,焯水的时间太长,三丝就煮软了,从而失去了原本的脆爽。
阿青从一旁看着孟锦绣将焯好水的三丝浸入凉水中,动作熟练利落,眼里露出崇拜之色。
孟锦绣看着他笑笑,说道:“这过三丝用的凉水,必须要用放凉以后的熟水。若是用生水的话,恐怕客人吃了闹肚子。”
阿青连忙点点头,说自己记住了。
孟锦绣知他向来细致,笑着点一下头。她将三丝用大漏勺捞出来,架在盆边上控着水份,然后开始做调料。
这凉拌三丝讲究一个香辣爽口,将小碗中放入蒜泥、白芝麻和茱萸酱,烧一勺热油往碗里浇下去,伴着碗里呲呲作响的热油声,白芝麻的香和蒜泥茱萸酱的辣扑鼻而来,引得人直流口水。
另再往三丝里面加盐、清酱汁、芝麻油和绿绿的芫荽,舀一勺方才调制的辣油,再拌匀,做法虽然简单,但香辣好吃,是极适合下饭的小菜。
孟锦绣正单手扶着盆子拌着那三丝,阿风突然掀帘子进来,向孟锦绣说宅院的主人又派人过来了。
孟锦绣有些意外的挑了一下眉,她将拌三丝的事情交给阿青,自己洗了手,转身朝厨房外面走去。
食案旁边,之前来过两回的管事见到孟锦绣,立刻从脸上露出一个熟络的笑容来。
孟锦绣朝朝他笑笑,客气的问道:“管事突然造访,可是为着卖这宅院的事情?”
管事连忙点点头说道:“可不正是为了这个?之前孟小娘子说这宅院的价钱有些贵了,我家主人认真考虑了一番,觉得也是如此。所以如今,出价三百六十贯钱,想问问孟小娘子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