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可以放心去栾青山。”顾青昭从袖口子拿出一份镀金边的小册子来,这是今年她生辰宴时,二皇子唐翊悄悄送的生辰礼物。
之所以悄悄给,是因着明面上给的生辰礼乃是齐渺准备的。唐翊觉得不郑重。
他特地学了祝贺人生辰的一首古词。
亲手抄录下来,认真地封在小匣子里送来。
只凭这一点,顾青昭便会善待他。
“二皇子,我会妥善照料。”
齐渺看着小册子上熟悉无比的字迹,一瞬间想到了什么,泪水喷涌而出。
顾青昭递了块绢帕给她,“二殿下年龄不大,却是几个孩子里最懂事稳重的一个。今日你跪在紫宸殿之时,他来关雎宫见了我。替你来看望我。”
闻言,齐渺捂着脸,哭得肝肠寸断。
“你与我之间,虽有隔阂。可孩子们不曾红过脸,更不曾相互为难过。从前如此,日后,也是一样的。”
齐渺抹了抹泪,哽咽得厉害,“谢……谢谢。”
到了如今,除了感谢的话,她不知还能说什么。
“不必谢我,我只是心疼这个孩子。”顾青昭望着她,对她讲:“齐渺,二殿下他,比你自己,更在意你这个母亲。”
第411章 贤妃来访
齐渺是次日晨起离宫的。
以婕妤的身份起行,自然没太多相送相随之人。除了冬夏,便只有两个年轻的小丫头。
她走时,京中的局势还未安稳下来。
从司天台监到陈家、沈家,再到承恩公府和齐氏荣氏,前者几近凋敝殆尽,后者因着两位太后和子孙功业,到底还有几分情面不至于低到尘埃里去,却也受了不小的创伤。
朝中大臣因司天台、永阳坊事件的牵扯,加上沈家放印子钱的事情,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一时间,朝中官员人人自危。
在这样的当口,顾玄以礼部侍郎之身升迁为正三品礼部尚书,仍兼国子司业之职。
上了正三品,掌尚书省一部,身份跃迁得并非一星半点。
虽说有唐昀有意提拔的意思在,可终究顾玄也在礼部摸索历练了这么些年,政绩考核并不输另外一位礼部侍郎,此番他晋升,也无人敢质疑。
等诸事定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
关雎宫内铜炉烧得越发旺盛起来,软榻上的薄绒垫也换成了厚实的细绒。
雪团格外喜欢新换的绒垫,顾青昭都还没坐上呢,就先叫它给滚了一番。
丹青气呼呼地要去抱它走,顾青昭看着那熟睡的猫儿,笑着摆了摆手。
“它年岁渐渐大了,就别折腾它了。”她挨着它坐下来,轻轻抚了抚它已经不复顺滑的毛发,“将它的猫窝也铺上这绒吧。”
丹青看了看雪团,应了话,“奴婢这就去。”
她出门的时候,迎面正赶上来东暖阁汇报事情的红韶。
“主子,贤妃携大公主和四皇子来了。”红韶添了一句,“来贺您病愈之喜的。”
顾青昭「小病缠绵」小半月,昨儿才对外宣称大好了。
“召她来吧,”顾青昭没起身,兀自端着清茶品了品,“请她在正殿稍坐。”
小半个时辰后,顾青昭才绕过落地罩去见她。
贤妃许是忌惮即将封后的顾青昭,穿着打扮一应都很是低调,来关雎宫后也恭顺得紧。即便被故意晾了小半个时辰,也不敢有不愉之色。
她低下头颅,缓缓矮身下去,“皇后娘娘金安。”
与此同时,两个小的也折身下去,“母后金安。”
大公主已有七岁,这些年得贤妃教养,早丢了当年怯弱的模样,行止大方而端庄,很有一朝公主的风范,她牵着弟弟,跪下去,给顾青昭行大礼。
四皇子年仅一岁,说话还不利索,被姐姐拉着跪下去,就匍匐成了一个团子。
顾青昭看到这两个小辈,眼光柔和许多。
“起来吧。”她温声,又吩咐绯紫,“端些瓜果点心来。”
“谢谢母后。”大公主到底没养自她生母那里,连容貌也大多是随唐昀,冲着顾青昭那么腼腆一笑,怎么瞧都是可人的。
“听闻婧儿近来学了琴?”她莞尔看向那个小人。
大公主说起这个,很是高兴,正要说什么,转念似乎想到些话,便道:“等儿臣学成了,弹给母后听可好?”
顾青昭笑应着,“好。”
目光却瞥了贤妃一眼,贤妃只好心虚地垂眉下去。
内殿里有短暂的寂静,大公主心思聪颖,对顾青昭福身询问:“母后,儿臣可以带着四弟弟去寻小五小六玩吗?”
顾青昭笑着颔首,“去吧。”
不必她吩咐,自有红韶会亲自领着两个孩子过去。
没了两个小的在这里,贤妃顿时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