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525)

她正色看着自己主子的嫡亲外甥女,眼里何止失望,“渝州能在灾难之时自救,娘娘竟以为,只是凭一份舆图而已吗?娘娘简单一句话,竟将陛下和渝州上下官员对渝州所有的努力全然否定。”

齐渺哑然,面对皎月,半晌不知道该说什么。

皎月坦然直言,“娘娘是齐氏之人,又受教于太后,定当不会如此蠢钝。只是娘娘心思作怪,始终不愿相信皇贵妃及顾家人能靠真才实学走到今日。说白了,娘娘不过是想为自己的言行,找一个恰当的理由罢了。”

从来没有什么形势所迫,她只不过,从一开始便没放弃要成为皇后。

齐渺咬牙,终于忍耐不住,眼里冒着血丝,质问:“可为什么我不能争不能抢?姨母能凭一己之力让齐氏和荣氏走到今日,为何我不能为两氏带来繁荣?甚至我的出身比起姨母当年还要好些,若我要起来,合该比姨母更容易。可为什么,从始至终,姨母和父亲也好,祖父外祖父也好,都从来不支持我,为什么?”

时至今日,皎月才算懂得,齐贵妃与自家主子差在何处。

权势,当真是叫人心也都变了。

“若娘娘当年如荣安县主一般亲临过灾区,不知今日还会不会有此言论?”

第404章 祸及家族

皎月很清楚齐贵妃和荣太后的差距在哪里,“太后之所以在朝中有此威望,娘娘以为是靠齐氏和荣氏吗?早年先帝式微,太后曾随先帝出京,看过百姓疾苦体会人间百般辛酸。早年太后尚且是王妃,也还需韬光养晦,敬让于人。可以说太后所走一步,不止为先帝和自己,也为了齐氏和荣氏两姓。谨慎小心多年,又辅佐先帝立下诸多功绩,才有后来的地位。太后为了齐氏和荣氏,忍辱多年,可娘娘呢?”

“娘娘出生时,齐氏和荣氏已然兴盛无匹,娘娘自幼长在两姓庇佑之下,尊贵荣华从未受过半分委屈。哪怕当年娘娘入王府是侧妃之身,可尊贵比之王妃还盛。后来这么些年,有太后看着,陛下何曾半分亏待过您?可娘娘做了什么呢?”

事到如今,皎月也不怕说多了会伤她的心,“娘娘一味只知争宠,全然不知太后的为难,更不知齐氏和荣氏身在风口浪尖之危。您只看到太后庇护之下的两氏繁荣,却未见暗地里多少人等着抓齐氏和荣氏的把柄。娘娘说想封后,为荣氏和齐氏带来更好的前程,可娘娘岂知,若有朝一日您真册封为后,争议会比皇贵妃的少吗?”

“荣氏已然有一位皇后了,宗室和陛下,以及大邕百官,不会愿意齐氏也出一位皇后。”

齐渺讶然半晌,“可是陛下,分明厚待齐氏和荣氏,百官中也有泰半是支持我为后……”

若非如此,她又怎会始终坚定如此志向。

“陛下善待的,是太后,还有齐氏和荣氏为国尽忠之人,而非整个齐氏和荣氏。”皎月嗓音淡淡,一字一言将齐渺心中的傲气击散得溃不成军,“而百官,不过不愿意朝堂和京城再起新贵夺其已有地位,更不愿看到陛下如此果断利落,不同于先帝之隐忍包容。与其眼看着一个即将新兴的家族起来,倒不如支持太后之族。可若陛下真有心意册您为后,宗室又不愿见外戚之势壮大,古来君臣博弈,不过如此。此中种种,全然躲不过一个「利」字。”

齐渺怔愣在那里,许久回不过神来。

皎月见状唯有叹息,“有心之人利用流言妄图击垮皇贵妃,今日,到底您也陷入此暗险之中。齐氏和荣氏在陛下心中,从此往后,又不知是何情景了。”

齐渺缓缓转头,“所以这次,我到底还是牵累了族中?”

皎月敛眉,“但愿陛下顾念旧情吧。”

这时冬夏给她端了换洗的衣服来,“主子,香汤准备好了,可要现下沐浴更衣?”

齐渺摇头,嘴唇微颤,“不必了。”

许久后,她微微伸手,冬夏连忙扶住她,将她搀起身来。

“冬夏,替我卸钗环吧。”

“主子不是要去紫宸殿?”

“是得去。”她站直了身子,目光逐渐坚定起来。

错是她一人犯下的,她要前往紫宸殿,脱簪请罪。

皎月上前来扶她,“奴婢与您同去。”

她未能规束好贵妃,罪过又何曾浅了?

关雎宫,灯火未熄。

顾青昭临烛看书,心思却渐渐飘远了。

“绯紫,栾青山和永阳坊如何了?”

“主子放心,陛下一早下过命令京中戒严,永阳坊才出事时,金吾卫便迅速出动,灭了火。只是奴婢好生好奇,主子怎么知道今日是个不吉之日?”

顾青昭没抬头,“沈娇太急功近利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