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卉知晓娘娘是为了福卉的安危,可我若如四妹一样远嫁无法赶回便罢了,可我就在京城,若要不去祭拜,实在非后辈之礼。何况眼下我只有五个月身孕,已然是安稳的时候了,”福卉面带恳求之色,“下此决定之前,我询问过医师,也与驸马商量过,只要路上我小心谨慎是不会出错的。”
她软下声来,“娘娘就应了我吧。我与驸马保证,必定不给娘娘添麻烦。”
前往栾青山祭拜的事宜,女眷人员和出行上的事情,是由宗正寺和顾青昭手下的六尚二十四司共同接办的。若是途中女眷出了差错,顾青昭这个做皇贵妃的,自然难辞其咎。
福卉并不愿意叫皇贵妃为难,可是想到往日里荣太后待她的好,她就无法原谅自己不亲自前去祭拜。
顾青昭沉思了片刻,想及福卉的孝心,还是应允了。
不过她转头也将此事告知了唐昀知晓,唐昀叫吴英多派了人保护,为了保险起见,顾青昭也特意叫尚宫局的人一路上多些照应。
免得她不舒服。
翌日卯时一刻,天还未大亮,薄雾朦胧。
宫城南边的安南门外,三千金吾卫兵开道,在上前千牛卫精锐的拥簇中,明黄色华盖顶的御驾缓缓驶出,紧跟其后的是,是李太后的重翟车,再往后便是皇贵妃顾青昭的厌翟车仪驾。
后边跟了后边依次跟了诸位太妃、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亲王、勋贵及众位权臣的车辇。
仪仗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长得看不见头也摸不着尾。
紧跟在后头的,更有多于勋贵权臣们十倍之数的百姓。
这一日,京城万人空巷,炊烟不起,酒肆不兴,为的是同一个行程:栾青山。
巳时正,栾青山哀钟声里,栾青山顶至山脚,齐齐折腰下去,经久不息……
第394章 沁芳,皎月
行帐内,绯紫给顾青昭加了件外衣,又端了热热的姜茶来,“山顶风大,主子站了大半日了,快喝些热茶驱驱寒。”
顾青昭接了,顺势问了一句,“其他行帐内可都有送姜茶去?”
“送了的。”绯紫颔首,“上官尚宫一早就惦念着这事呢。”
她点头,浅浅喝了一些暖了胃便没再喝了。
到底眼下身份不同,要照应的事情也多,“福卉那里,可还好?”
“主子放心,长公主那里红韶亲自去看着的,不过长公主这怀相可真是不错。一路上未曾有半分不妥当,眼下祭拜流程走完了,也只有些微累,看起来竟比好些贵夫人的脸色还好上许多呢。”绯紫说着心里也着实替自家主子松口气,“都到了这个时辰了,到时候回去便更轻松些。”
顾青昭便微微放下了心,“她那里还是要多加小心,不能懈怠了。”
正说着话,外头就有侍女禀报说有人求见。
“传。”
随着行帐帘掀起,两位鬓发花白之人并肩而来。
一见顾青昭,两人便矮身跪下去参拜。
“奴婢沁芳,拜见皇贵妃。”
“奴婢皎月,拜见皇贵妃。”
顾青昭看清了两人面容,忙亲自去扶。
“二位姑姑快请起。”
这两人是荣太后生前最倚重的掌殿女官,陪伴太后最是年久,感情也最是深厚。
太后薨后,唐昀本想遵循太后遗愿,重用善待这两位。可两人顾念旧主,随同到了栾青山守陵。
这一来,便是整整一年。
或许是因为年迈,或许是因着思念太后,两人都齐齐憔悴了不少。可那一身的风骨,便是顾青昭见了,还是忍不住敬佩。
行帐本是供临时歇息的处所,没有什么宽大的椅子。于是她命人搬来绣花墩,沁芳和皎月很是推辞。
“奴婢等是卑微之躯,怎可在皇贵妃面前这般无礼。”
“两位姑姑侍奉太后娘娘年久,我心里最是敬重。若姑姑如此说,倒是叫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说话间,染菊端来热姜茶,恭敬地奉给了两位老人。
“山顶凉风大,两位姑姑喝些热乎的暖暖身子吧。”
虽然今日顾青昭是吩咐做了姜茶的。可前来祭拜的勋贵大臣及家眷们已然人数众多,若还要分给侍女们,就不足够了。
侍女们喝的是次一些的热水。
但也足够抗一时之寒了。
沁芳皎月见皇贵妃这般安排,心里到底放下心来。
皇贵妃一如既往,并不曾因为身份更高贵就慢待她们这些人。
可见心里敬着荣太后。
“一别整年,娘娘更胜从前。”沁芳露出了笑,“听闻娘娘诞下双胎,还未曾向娘娘道喜。栾青山远离皇宫,不知陛下可给五皇子六皇子取了名?”
“取了,”顾青昭莞尔,还如从前在慈安宫时候那样温柔,“大的单字逍,小的取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