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许多大臣们也知道顾贵妃深得盛宠,并不敢说得太过,只能好生规劝。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头铁,一上奏就是冗长得令人咋舌,奏折中不仅批判说唐昀宠爱顾贵妃太甚,更有甚者更是「直言」顾贵妃如今之宠胜似从前乔氏。
看得唐昀十分火大,“乔氏自私自利,一心为了乔氏一族敛财,昭儿从来仁厚施德,乔氏如何能对比昭儿?”他气得扔掉手中的奏疏,“以后只要关于这些的奏折,通通原样返还。告诉他们,想清楚了再上奏折。”
当真朝政一安稳下来,这些人就开始上蹿下跳了,连他去不去后宫,去哪个嫔妃的宫里都要管。
吴英端着烛台来换,闻言笑道:“言官们向来如此,陛下不必为此太过烦忧。贵妃娘娘芳德箸于宫城,又岂是他们随便可能污蔑。”
唐昀好半天才气顺下来。
“对了,恪王旧部的事,查得如何了?”
一提起这个,吴英满目愁容,“那二人当真嘴紧,不曾有半点吐露。不过那二人明面上已无亲眷在世,可奴婢查到,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暗中高价购买字画或是手帕等东西,那些超出价额的钱银,悄无声息便流出宫去了。”
唐昀蹙眉,“继续查,半点蛛丝马迹也不能放过。”
他倒是想看看,到底是谁在他的后宫兴风作浪,妄图伤他最心爱之人,企图引起后宫争端。
言官们的事情自有唐昀押着,恪王旧部之事也是暗中进行的,顾青昭不知这些,倒也少了许多烦忧。
恰逢这几日顾青礼终于将那姑娘及其兄长从渝州接来了。
兄妹俩多年行医有些积蓄,加上顾青礼使了法子通融,两人虽不是京城人士,还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京郊买了院子住下。
等兄妹俩在京中适应了些许时日,顾青昭才以求医的名头着人将那姑娘召了入宫来。
“民女纪似锦,拜见贵妃娘娘。”
顾青昭打眼一看,此女虽然穿着简单,容貌也谈不上惊艳,可她举止落落大方,周身气度也不俗,温柔中带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儿,与她医者的身份相得益彰。
白身之躯到了关雎宫还能做到如此淡然和进退有度的,实在难得。
第359章 兄长心上人:纪似锦
“免礼。”顾青昭话音刚落,绯紫已然上前去扶了。
“谢娘娘。”
顾青昭在打量她时,纪似锦也在思量着这位传闻中的贵妃娘娘。
传闻贵妃娘娘容貌倾国,盛宠非常。
来之前她料想,这样尊贵又端华的人物,许是轻易不好接近的。
没想到如今见了,竟觉得十分亲近。
不过最叫纪似锦惊奇的,还是贵妃娘娘的容颜。
生养了三个子嗣,还能如此容光焕发光彩照人的,实在少见。
在这样一个美人儿跟前,似乎听她说句话出来都能带着香气出来似的。
“坐吧。”顾青昭笑意盈盈的,嗓音温柔得紧,“大邕医家各异,各有所长。京中虽有许多医师,女医却少有,本宫近日听得你入京,便寻你入宫一趟。也正经请你为本宫瞧瞧身子。”
纪似锦忙道不敢,很是自谦说:“民女医术拙陋,不敢妄断。只若能为娘娘解惑一二,便已是万幸。”
纪似锦十分清楚,自己会被贵妃召见入宫来,乃是因着顾青礼顾大人。
只是贵妃娘娘这是说,只叫旁人以为她是因医术而被召进宫来的,也是全了她的体面。
这样想着,感激之余,她不禁感慨于贵妃的七窍玲珑心。
不过想着后宫中的龃龉和她才生下双生胎不久,纪似锦又不免为她忧心身子。
于是等茶盏奉上来,她只略略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民女可否为娘娘探一探脉?”
顾青昭稍有讶异,不过想到她是医师,便也释然了。
医者总是想第一时间知道具体症状的。
待顾青昭将手腕放平后,她从腰间取下一块干净未曾用过的绢帕,轻轻罩在她手腕处,这才屏气凝神地伸手去探脉。
纪似锦与顾青昭同岁,可她自小跟随兄长四处行医,医术上的见识并不比京中医者少。
不过她并未自大敷衍,而是认真地又探了另一只手的脉象,这才眉开眼笑,腼腆笑着告诉顾青昭:“娘娘才诞下双生胎不久便能恢复得如此快,显见孕后照料诸事十分妥当。如今娘娘身子很是康健,偶有些欠损也并非什么大碍。”她缓缓笑着,说了作为医者的建议:“只是娘娘体质似乎要比寻常女子弱一些,平日里若能多走动走动,会更利于娘娘平安。”
听了这话,一旁的绯紫就露出善意的笑,“纪姑娘说得正是呢,主子合该多出门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