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362)

这话并非挑拨,是她确确实实疑惑想问的。

顾贵妃说一句大权在握也不为过,可在宫务上,总是处处以齐贵妃为先,礼敬半分。

这倒说不上是什么坏事,只是叫人觉着仿佛多此一举了。

“我并非是顾忌贵妃,”她声色淡淡,“只是太后年迈,许是不愿意瞧着后宫争来抢去的。”

米尚食微怔,上官尚宫本就是太后的人,闻言亦不免微惊。

“娘娘待太后赤诚。”

齐贵妃高傲,冷眼看着顾贵妃起势,嘴上虽然不说,可难保心里有闷气。

这人啊,一旦有了心结,哪里还能有好脸色?

一边是皇儿宠妃,一边是嫡亲外甥女儿,太后定然不愿看两宫贵妃相斗的局面。

慈安宫,紫玉兰开得正盛,太后搬了椅子在廊下赏花,听上官尚宫这样说,并未感到惊诧,只是脸上的笑意还是晕开了。

“你瞧,当初哀家做主将尚宫局交到她手里,可见是没看错人的。”

上官尚宫佩服不已,“太后眼光独到。顾贵妃,确实出色。”

她素来稳重严肃,此时见太后手里捏着一朵才落下来的紫玉兰,俨然一副民间老太太的闲适模样,嘴边也不禁勾出一个淡淡的笑来,“太后疼爱陛下,昔年陛下入主东宫后,太后便暗暗打量着一帮子的妃妾了。千挑万选,总算选了个顾贵妃出来,陛下喜爱,宫闱也和睦。”

“昀儿是个有抱负的,若身后没个能立起来的女人,他会更艰难几分。”

太后侧眸看上官尚宫,浅笑道:“顾贵妃是个好的,哀家这里你也不必来了。日后跟在她身边更要尽力为她分忧解难。”

“妙娘啊,好好跟着贵妃,你的前程不会差的。”

这话叫上官尚宫险些垂泪。

昔年她只是掖廷一个卑贱浣衣女,是太后看中了她,给她赐了名,重用提拔她,叫她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她强忍泪水,躬身埋首,不叫太后看出她眼里的狼狈,“太后看的人定然不会错,太后叫臣侍奉的,臣也必然如侍奉太后一样,绝不敢懈怠。”

荣太后笑意盈盈,目光柔和,“你聪明,不必哀家多嘱咐什么。人生还长,好好过,等过几年年岁大了,就求一个恩典出宫去,找个风景好的地方买个院子,养几个孩子承欢膝下。莫要一辈子都付在宫里,上一辈造下的罪,并非你之过。”

上官妙娘抬眼,已然是泪流满面。

她本是罪臣之女,举家获罪之时不过六岁,十五岁前没人告诉她她本身是没错的,是太后牵着她的手,将她从浣衣局里带出来,教她自信自强,授予她生而为人原本该有的模样。

“太后……”

“去吧。”她一如既往地温柔,嗓音亲和。

夕阳西下,斜阳倾洒在她柔和温婉的侧脸上,如蒙圣光,温暖之余,也添了一股子朦胧影绰之感。

分明这个人就在眼前,却叫妙娘觉得,似乎她下一刻便要随即将西落的晚阳一般消散落去。

可太后依然笑着,没有半分病痛的模样,甚至面容比前几日更添了些红润。

她心脏猛然一紧。

她浑身麻木地矮身下去,双掌置于额前,俯身向太后行了拜礼。

“上官妙娘,辞别太后。”

第278章 顾贵妃要对郑婕妤下手了?

中秋宴便在眼前。

顾青昭想亲手做一个孔明灯给太后祈福,便叫手巧的蔡久来教,她和唐泽都学。

正涂抹好米糊,贴牢了灯笼纸,该要上色,落地罩处方七就轻脚进来了。

“主子,您的话奴婢已经告知郑婕妤身边的了意(她叫了意)了。”

顾青昭颔首,正好继续手里的活计,却见方七蹙着眉,一副神情不好的样子。

她疑惑,“怎么了?”

方七垂眉,“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奴婢与了意说话的时候,沈嫔的侍女似是躲在一旁偷听,后来像是误会了什么一样,慌慌张张地跑了。奴婢怕会出差错。”

顾青昭大概能猜到那侍女的心思。

毕竟她叫方七去嘱咐郑婕妤的事,算是「有损阴德」的。

“暗中盯着些就是。”

“是。”

“母妃,你看泽儿做的灯好不好看?”这厢唐泽埋头苦干了许久,终于抬头露出个甜腻腻的笑来,右手举着个到他脖子高的孔明灯。

那灯的正前方用轻水笔画了一只潦草的猫,脑袋上还有两个猫耳朵一样的小玩意儿,瞧着就憨态可掬。

小唐泽怕她看不懂,用空出来的手去将雪团捞起来,“母妃你看,这是雪团——”

雪团多大的一只猫啊,又肥又肿,被唐泽搂得大脸被迫对着顾青昭,姿势很不舒服就是了。它倒是想挣脱,可又怕伤着孩子,手脚抽抽了两下子就懒得动弹了,生无可恋般地任唐泽费力地将它搂着腋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