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想到司天台的特殊性,他沉着脸,极不情愿地将那份图册递给他,附带严厉嘱咐,“后日一早,你须得原封不动地给朕送回来。”
司天台监大喜,“一定一定,陛下放心。”
沈娇坐着撵轿到蓬莱殿外头时,恰好看见一着紫色官袍之人像抱着宝贝一样揣着一锦盒急匆匆离开。
轿辇停下,侍女一边扶自家主子下轿,一边惊疑着,“那是谁?相阁大臣吗?”
沈娇心里慌乱又烦躁,“不,那定是司天台监!”她借着侍女的手匆忙下来,也不需人扶了,匆匆往里走,“原以为还早,没料到本宫已经来晚了。”
上次陛下没信她,她便凭着记忆绘制了这份蜀地地动时的图册。
即便司天台有奏报在前,也决计没有她的这般精确,她有自信,只要陛下看了这份图册。等到七月时,陛下定然全心全意相信她。
大殿中,唐昀看着沈娇带来的图册,眉眼蹙得几欲打结。
“你说这是你绘制的?”
沈娇以为唐昀是惊讶她的才能,便肯定道:“是,虽然可能与司天台所制有所不同,可陛下一定要相信臣妾。臣妾图上所指之处,皆是七月蜀地地动之地。陛下定要早做决断,叫蜀地百姓免于灾祸。”
唐昀看着沈娇信誓旦旦的模样,心中怀疑更甚。
他不动声色收了图册,“朕心里有数,你先退下吧。”
陛下竟然如此风轻云淡?!
沈娇抬头,很不愿相信他的漠然,“陛下,您……”
景安帝可是最在乎民生的帝王了,蜀地如今的状况他定是看在眼里,怎么可能对她这份图册不感到惊喜?
甚至连半点该有的愕然都没有。
被吴英「请」出蓬莱殿的时候,沈娇还是十分恍惚的。
她来之前早已做足了陛下问起她诸多问题的准备,也预料陛下定会惊喜诧异,可什么都没有。
陛下只是淡淡看了一眼,便放在一边,叫她离开。
到底哪里出错了?
吴英看着沈娇失魂落魄地坐上撵轿,抱着拂尘回了大殿。
唐昀还在反复比对沈娇和司天台送来舆图的差异。
“沈嫔所制图册倒像是从司天台呈来舆图里截取的,司天台重点圈出的地方,一一别列在了沈嫔送来的这份图册上。”吴英站回到唐昀身后,很是纳罕,“司天台晓得轻重不敢将舆图外传,淑妃娘娘的图册也是夜以继日地熬出来的,陛下和太后都看在眼里。沈嫔这……”
沈嫔所制更为粗糙些,只圈出了几个位置。
像是十分笃定那些位置,会发生地动一样。
第268章 灾祸连绵,蓬莱无夜
唐昀没再看那舆图,拂袖起身,“妥善放置起来,此事莫要外传。”
“是。”
六月末,南北各地旱灾未停。
在唐昀的授意下,相阁大臣们日夜关注两河及蜀地动向,不敢丝毫有失。
可就在这样急迫的关头,京中竟是又起闲言。
谣言直指黄河沿岸滑州,言滑州及附近州县,入七月里必遭洪涝之灾。
滑州等地不似蜀地那样远山重重偏僻得连话语传过去都要许多时日,此地地处要塞,来往便利,不过几日,京中闲言便似长了腿一般,迅速传至滑州等地。
“出了这样大的纰漏,朝中大臣竟是无有察觉!当真荒唐!”唐昀看着堆成山的折子,怒不可遏。
“陛下息怒,这闲言起得蹊跷,中间更是有人推动。否则不会这样快就悄无声息传至滑州。”符申这几日脸都熬得憔悴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更是又平添几分苍老来。
“门下侍中慎言!京中何人敢如此肆意妄为!”
不止尚书令这样认为,就是唐昀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流言起于边关,他信。可是出自京城,实在匪夷所思。
“此时也不是议论这些的时候,眼下黎民许是会因惧而暴动,诸州正值灾情,管束会难上加难,即刻传令诸州,令各地刺史戒备之时,也要耐心调停,不可肆意伤民。”
“是。”
诸位相阁大臣出门后,符申特地留了下来。
“陛下,臣观流言动向,倒像是……”他诚惶诚恐,“倒像是从宫内传出。”
唐昀瞳孔微缩,“当真?”
“臣不敢欺瞒陛下。”
“吴英!”他眸光骤然狠厉,“给朕彻查!”
*
七月流火,南方灾情更甚。
可与之相对的黄河沿岸,却在短短三日间结束了酷暑,初四这日,黄河沿岸骤然暴雨如注。
因六月旱灾时土地干裂得厉害,暴雨一下来,各地几乎无从蓄水,各地水汇集于黄河,短短一夜间,水势激增,冲垮之河道不计其数,沿岸居民仓皇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