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341)

原来是意在宫权。

贵妃和贤妃虽然有可能联手架空她这个淑妃,可李婕妤背靠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何苦自寻烦恼?

“李婕妤聪颖能干,若是真能得李婕妤相助臣妾自是百万个情愿。只是婕妤之上还有两位嫔主,若是臣妾越过她们反而叫李婕妤打理宫中事务,知晓的自是说李婕妤贤惠。可若是不清楚缘由的,一想到李婕妤是太后您的嫡亲侄女儿,只怕因此妄断叫您受非议。”她面露为难,“是以,还望太后三思。”

凡事只要涉及自身,李太后总要多思虑些的。

良久后,她笑叹,“倒是哀家思虑不周全了。原本是想着替你减些负担的,没曾想险些好心做了坏事。罢了,此事哀家也不提了。端看婉儿自己的造化吧。”

离开寿安殿的时候,顾青昭正好碰上前来给太后请昏礼的李婕妤。

“淑妃娘娘金安。”

“许久不见,李婕妤才到行宫就来给太后请安,太后定然欢喜。”

李婕妤轻笑,“本是应该一早就来的,只是好些物件还没收拾,这才拖了大半日。说来到底也是嫔妾年岁大了,不比才进宫的妹妹们活泼,听说白才人可一早就出了门了。”

“李婕妤耳聪目明。”她淡笑。

“嫔妾只是不想闭目塞听罢了,那白氏虽得嫔妾姑母提携,却是个没脑子的,”李氏莞尔,“娘娘有身孕,可要保重身子才是。今日天色晚了,明日嫔妾定然亲自去未央殿给娘娘请安。”

李婕妤说来请安,就绝对不会空手来。

“这是前几日家中兄长替嫔妾寻来的一方徽墨,嫔妾是个胸无点墨的,这些东西拿在手里就是暴殄天物了。听闻近日娘娘在教三殿下习字了,许是用得上这墨。”

李婕妤的侍女顺势递上来一个四四方方的红木锦盒,那锦盒以镀金镶边,纹理更是精致得很。

顾青昭手中团扇轻摇,悠闲道:“徽墨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乃是文人墨客竞相追捧的上等宝墨,珍贵难得。泽儿才是初学,如何用得上这样的好墨。无功不受禄,李婕妤还请收回去吧。”

李婕妤不甘心,语气更坚定了些,只是丝毫没有要把东西收回去的意思,“嫔妾别无所求,只希望能与娘娘多来往。”

李婕妤走得匆忙,像是怕有人追似的,绯紫看着桌案上那精致的盒子,呐呐问:“主子,这物件要如何处置?”

顾青昭丢了团扇,瞥了一眼那盒子,“暂时放在库房吧,改日寻个机会再给她送回去。”

绯紫颔首,仔细地吩咐了人去安置。

“瞧着李婕妤,是意在宫权?”

“说是宫权,其实何尝不是她想挣个出路呢?”顾青昭右手托着下巴倚在矮几上,“她入宫这么久,陛下始终不曾因为她姓李就多宠幸,她也该看清了。如今新人进来,她虽不至于过得艰难,可入了宫的女子谁又愿意一直沉寂下去呢?更何况她是李家人,她就算自个儿没心思,李家人也会推着她往前走。只可惜……”

她食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耳侧,“只可惜她想要的,我给不了。”

昨日她在太后跟前说的那番话,虽是为着拒绝太后想的理由,可又何尝不是现实呢?

即便李婕妤真的插手宫权,她手里的权利也不会真给了她。

贵妃贤妃深知这一点,自然不愿看到后宫多出一个能沾染宫权的人。

第262章 后宫难得和睦

初五这日,晴空万里,不见浮云。

端午宫宴从皇宫里搬来行宫,不仅没有因为换了地方就沉闷。反而因为行宫的湖光山色、旖旎风光更热闹无拘了。

大皇子唐宽和大公主唐婧领着两个弟弟给两宫太后拜贺节庆,诸位皇室宗亲或是重臣家中也带来了小公子小囡囡,小娃娃们尽是粉雕玉琢观之可亲的,一连串的来见礼。直把荣太后欢喜得脸色都红润了好些。

李太后虽然绷着脸端着架子,可该给的赏赐还是没少。

唐昀见状连连颔首,“端午宫宴办得不错,贵妃和淑妃贤妃为着宫宴这样尽力,朕深感欣慰。”他大手一挥,“各赏金粽子十只。”

金粽子如其名,是是以赤金熔铸成粽子的模样,一只重整二两。乃是端午特有的奖赏。

因每年能得者甚少,故而珍贵又体面。

贵妃贤妃自是欢喜得连忙起身谢恩。

顾青昭很有些难为情,“臣妾这些日子躲懒得很,宫宴是贵妃贤妃所操办,陛下有赏,臣妾却实在愧不敢领受。”

要操办一个宫宴需要费心的地方实在繁多,自入行宫来,贵妃贤妃忙得脚不沾地,她就是个凑数的。

“淑妃你怀着身孕辛苦,亦是有功。这赏赐,你自是拿得的。”上头荣太后笑意盈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