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来,前几日官员考课结束,前秘书少监调去了礼部任职,眼下空了一个位置出来。你父亲自入秘书省,兢兢业业不曾懈怠,功绩很是出众,眼下调上去,也是理所应当。”
秘书少监,那可是从四品上的职位!
顾青昭只惊喜了一瞬,很快就忧虑起来,“可我父亲才入秘书省不过两年,如此太快上去,恐怕不能服众。”
官场亦是排外的,越往上越是如此。
“昭儿,顾大人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待了许多年,并非是才华不足,而是苦于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
古往今来,要混官场的,要么有人脉,要么有机遇,人脉难得,机遇更是少有,这才出了这许多壮志难酬满腔悲愤不能化的文人才士。
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这样的景象。饶是他这个做皇帝,也不能改变。
“我曾看过顾大人的文章,针砭时弊信手拈来,文采横溢极有见地。若是一直拘束在著作局或者秘书省亦是屈才,我想着,等顾大人在秘书省多任职几年,攒够了资历,我再将他调去国子监。眼下便叫顾大人先委屈做个秘书少监,兼领国子学博士。有空暇的时候便去国子学任教一两日便是了。”
闻言,顾青昭惊得愣住。
其实历朝历代国子监的地位都有极大差别,某些朝代担心国子监高官集权,国子监只是名存实亡而已。可到了大邕近几代,国子监地位空前的高。
第156章 尚食
秘书省虽不掌实权,可已是极其清要的地方了。但若与如今的国子监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国子监发展至今,下辖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等儒学教授之所,每三年教授生员不下数千,甚至于中高官位乃至勋爵的子孙亦求学于国子监,而这些学子,往往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成长为朝中官员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国子监虽不直接接触实权,可因着门生众多,号召力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国子祭酒及国子司业等官员亦能变相地干预朝政;即便不参与朝政,国子监之官员也是大邕文官里,最富盛名的一拨。
毕竟朝堂上的官员,十有八九出自国子监。若是哪日国子祭酒和国子司业摆了什么宴席。难道这些学生们,还能不去走动走动?
因着国子监的特殊性,国子监祭酒和司业往往是要皇帝信重的人担任,在国子监掌教的。除了皇室钦点的不掌朝事的大儒外,其余也大都是兼领。可虽是兼领,却也得是文学渊博、见识广硕之辈,还得要上头的皇帝的点头才行。
可眼下,唐昀居然许诺要他父亲入国子监……
“陛下当真?”幸福来得太突然,她一时不敢相信。
“我何时骗过你?”“可国子监……”
唐昀忍不住浅笑,揶揄道:“昭儿,你是信不过我,还是信不过你父亲?”
顾青昭哑然,“这不是太过惊讶了嘛。”
“你为我诞下皇子,这么些年又因我受了许多苦,我本就该待你和顾家更好些,”他道,“更何况,若非顾大人文采斐然,我也是不能随意给臣子晋升的。”
说着他桃花眼一扬,“朕,可是公私分明的。”
顾青昭无奈地看他一眼,他就弯了眉眼低声轻笑,“自然了,有时候也要偶尔偏偏心嘛。反正晋封的文书吏部已经在拟了,该是你父亲的,总归是跑不掉的。”
“多谢陛下。”
顾青昭笑意吟吟,略一弯眉,眼里便好似盛满了星辰,美得叫人挪不开眼。
唐昀突然想不顾一切了,想将最好的都给她。
人都说,相处得久了,越看清彼此,越会相看两厌。
可不知为何,他只觉一颗心日复一日地更装满了甜蜜,无关皮相,无关身份,只是因为她在,他就很欢喜。
“昭儿,私下不叫陛下可好?”显得生分。
“不叫陛下叫什么?”顾青昭偏头问他。
这可有些难住了他。
他最亲近的就是昔年的太子皇兄了,可皇嫂早亡,他所知的也是皇嫂称呼皇兄为「殿下」。
他无言,抱着顾青昭腻歪了许久,不觉就是月上柳梢。
翌日顾青昭起了个大早,可还是没能赶上唐昀的步伐。
“陛下卯时一刻就起了,只匆匆吃了些东西就又回前头去了。”绯紫给她更衣时说道。
顾青昭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昨晚他并未早睡,人哪能这么熬?
“叫小厨房午时做一盅玉竹老鸭汤并几样好克华的小食点心。”
“好。”
才用着早膳,尚食局就来了人。
“来得这样早?”顾青昭微微诧异。
绯紫说道:“许是怕来迟了惹了娘娘不喜,奴婢已经叫她们在正殿候着了,丹青在外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