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颦一笑、一呼一吸,便带动了观者心绪,本来烦闷的心情都疏解了好些。
端王自认活了这么些年,何样的美人不曾见过。
可她只站在那里,微微一笑,即便那笑靥不是因为他,都已然叫人动心不已了。
“殿下,那似乎是顾孺人。”
“顾孺人?”
吴英便道:“这位顾孺人正是四月前与姜夫人、吴孺人一同入府的。如今满后院的小主子,唯有这一位殿下不曾正经瞧过了。”
端王才如梦初醒。
难怪他一直觉得后院里有什么人被他忘了,却一直想不起来。
虽说顾家家世不高,可顾玄这个六品官做得也算清正廉洁。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对顾家不满,对孺人顾氏不满呢。
端王自小就是在宫里长大的,知晓那些底下伺候的人对那些不受宠的嫔妃们的薄待。
这样想着,他越发自责起来。
她入府这么久,他都未曾去瞧过她,她定然是难受极了。
吴英看出他的心思来,试探着问:“要不要属下……”
端王忙抬手,示意他不要出声。
他则闲庭信步过去。
说是闲庭信步,其实他自己也不由自主放低了脚步声,生怕惊扰着她。
可顾青昭何其警惕,不待他走近,便瞧见了。
她顿时惊讶,摘花的手都抖了两下。
这下顾不得摘花了,忙请安行礼。
“殿下万福。”
唐昀负着手,“起来吧。”
顾青昭惊魂未定。
大清早的,这湖边影影绰绰冷冷清清的,乍然一转头看见个大活人,还是像行踪不见许久的端王,任谁都会吓一跳罢?
“被吓着了?”见她脸色不大对,端王没来由升起了些自责,“本王原本想着不好扰了你摘花的兴致,这才没叫人通禀。”
“没有。”她摇头,努力挤出个最得体的笑来,“许久未见殿下,妾惊喜还来不及。”
唐昀眉目一挑。
她说许久未见本王,这是在怪本王冷落了她吗?
想想也是。
其实也不是他故意冷落着他,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能想起的只有那一两个。其余的姜夫人、吴孺人,也还是裴侧妃和白孺人提起他才有印象。
“你是哪个院里的?”
“妾是葳蕤院的。”
“葳蕤院?”端王若有所思,“那就是齐侧妃院子里的了。”
齐氏却从未在他面前提过还有以为顾孺人,难怪他记不得。
“你的兄长,是顾青礼?”
顾青昭惊了,“殿下知晓妾身哥哥?”
见她一惊一乍的样子,还怪有趣的,端王心中腹诽着,面上总算挂了一丝笑,“他殿试时写的策论,文意深远,却又不滥用华丽辞藻,针砭时弊,娓娓道来,是上佳之作。”
“原来殿下也看过殿试的卷宗。”
“不是看过。”端王一双潋滟桃花眼,一笑时便勾人得很,“你兄长的卷子,正是本王所批。”
合着这还是阅卷官了?
“正因那日看了你兄长的卷宗,终选那日,听见你的来历,本王才选了你入府。”
端王那小小得意的样子,只差没将「快夸本王」四个大字写在脸上。
殊不知顾青昭心中已然泪流满面。
原来是这样!!
第17章 太子
打死顾青昭也没想到竟是因为这个导致他入的王府。
所以,哥哥太出色,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啊……
“如此说来,妾身是沾了哥哥的光了。”她险些没忍住情绪,好在没失态。
端王笑而不语,看向满湖的花叶。
“你叫侍女摘荷花荷叶做什么?是要拿回去观赏吗?”
额……
顾青昭艰难回话,“近来虽是入秋,却很燥热,妾身是想着做个莲叶羹吃,最是养胃清心脾。”
哦,原来是要做吃的。
果然美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眼见日头上移,他也得回去处理事情了。
临走前,他丢下一句话。
“这几日本王颇有些忙碌,不过你放心,过几日本王定去瞧看你。”
而后深藏功与名,负手离去。
留下顾青昭愣在那,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主子,这……”丹青向前扶着她,“是否要做些准备?”
“做什么准备,不做!”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刚刚端王说的话。
她可真是谢谢他了。府外多自在呀?
她还不必嫁人,整日陪着父母妹妹,想出门便出门,都没人约束,多好?
这厢端王回了前院,又想起顾青昭之前是要摘花的。
便又吩咐吴英,“去支个小舟,采摘些好看的荷花荷叶的给顾孺人送去。”
“是。”
吴英正要走,他又叫住他,“再采些去厨房里头,叫做些莲叶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