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玉安长的那么漂亮,姜建设阳光帅气,屯子里的大婶们就眼热。
“多谢大婶,不过我们已经有对象了,就不麻烦大婶了!”
李玉安不想让项英因为他的事在这里得罪人,因此面不改色的骗人,要是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有对象了呢。
“这样啊!”大婶们闻言多少有些遗憾,不过一想也是,这么好的小伙子,怎么可能没有对象,于是便放过了他们,和项英聊天去了。
“你不会真有对象了吧?”姜建设想到文工团那帮小姑娘,尽然有些信了。
李玉安闻言逗他:“是啊,有了,要不要给你也介绍一个,也好打破你们三团光棍团的魔咒!”
“谁啊?”
“什么谁啊?”
“你对象是谁,是那个郭海棠,还是那个叫顾青的?那个郭海棠太瘦了,至于那个顾青,好看是好看,就是太娇气了,明显就大小姐一个,你要是跟她处对象,以后有的苦吃了。”
“你对我们文工团的姑娘倒是看的仔细,连人家名字脾气都知道!”
李玉安觉得有些好笑,他只是随口胡诌的推脱之词,没想到姜建设这个大傻子还当真了。
姜建设闻言尴尬道:“我也不想知道,不过每次去都能看见她们俩围着你打转,想不记住都难。”
“我们是战友,还是搭档,排练时她们不围着我转,难道围着柱子转?”
姜建设嘀咕道:“我就问问,不是就不是,你怎么还认真了!”
“你们说什么呢?”厉枝带着项英和邻居大婶们聊了一会,都准备回家了,却见姜建设和李玉安还在那嘀嘀咕咕的,好些好奇的问。
“没什么,大嫂!”
随后几人说说笑笑的回家去了。
回去后不久,姜建设和李玉安就回部队了,都是大小伙子,厉枝也没送他们,想多留些时间陪陪项英。
李玉安和姜建设走前,还悄悄往厉枝口袋塞了两个信封,厉枝想叫他们拿回去,两人已经撒丫子跑了。
谁知进屋后,项英也从自己带来的包里,拿出个信封,献宝似的递给厉枝。
信封鼓鼓囔囔的,厉枝不用猜也知道里面是什么,有些吃惊项英怎么会有这么多,不过她却没接。
“二婶知道你修房子肯定把钱都花的差不多了,这些你拿着,不够我再给你赚。”
项英见她还是不肯接,于是又道:
“你不知道,我做的衣服,京都的那些姑娘小媳妇们可喜欢了,所以这次我来,买了很多面料带了过来,等和这里的婶子姑娘们混熟了,我就去买台缝纫机,然后在这里给人家做衣服。
虽然这里没京都那边有钱,但你也别小瞧了他们,北疆这边地多,而且农闲时他们还会进山找宝贝,个性也大方,舍得花钱。”
厉枝在江市的时候,就看出了项英的经商头脑,以前只是因为身体不好,再加上被家里人保护的太好了,这些年才一直没有得到发挥。
这下她总算明白,项英为何要带那么多东西来了,原来装的都是面料,只是这年头买面料可都是要用布票才能买到的,项英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布票,她猜应该是有人给她开了后门。
不过她有些纳闷,心说李弘武也不像是能给自家人开后门的人,最后还是项英告诉她,是她那些京都的老姐姐们帮的忙,说着硬把信封塞给了她。
厉枝打开看了看,有些难以置信的问:“这些钱都是您自己赚来的。”
“对啊,在江市的时候倒是没赚多少,大部分都是在京都赚的。”
项英说着说着就笑了,多少有点小骄傲。
厉枝心说,看来不管什么时候,还是京都人的钱比较好赚。
“您把钱都给我了,还有钱吗?”
厉枝虽然不想要项英的钱,但这么多钱放在她身上也不安全,所以厉枝打算先收下,等李玉锦来了后再把钱交给他保管。
“放心,你上次给我寄的钱我都留下了!”项英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给厉枝看。
厉枝接过看了看,见里面有钱也有票,够她在这里用很久了,而且吃的米面油菜和生活用品,她都已经准备好了,项英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不多,至于缝纫机,她会去想办法给项英弄一台回来。
即便如此,她还是叮嘱项英:
“这些钱您锁柜子里,钥匙收好,您才刚来,这里人什么品性也不了解,不能因为人家说几句好话,或是哭几句穷,就觉得人家可怜,就把钱都借给别人了。
要是觉得为难,就让他们去找穆大叔,要是家里真有困难,穆大叔不可能不管,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去找我,总之再怎么着,也不该找一个刚搬来的人帮忙,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