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535)

作者:三六九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姜芙黯然道:“走吧。”

一跨进家门,看着冷清的院子,她失神地跑到后院的祠堂里抱着纪东风的牌位哭起来,没有男人撑门面的寡妇,出了家门,糊到她脸上的全是世态炎凉啊……

越发觉得卫家还念着旧情,是多么的难得。等她哭够了,姜芙自言自语地道:“我得帮卫大人一把。”

……

正月底,卫景平回京后,没有上奏从火器营选派武将和沈家合作出海的事情,而是先安排在太仓府开了一间正通钱庄的分号,他写信给远在杭州府的陆谵,请他去一趟太仓府,盯一盯钱庄的筹建,提供一番技术支持。

“杭州府那里师爷容易聘得,”他说道:“陆大儒在那边快一年了,钱庄运转正常,令人放心,不如请他去太仓府帮一把。”

将来太仓府肯定是银子如水一样流入,因而开办钱庄是头一桩要紧的大事情,非得由陆大儒这样靠谱的人来操持不可。

过了几日,陆谵回信不去。

如今规模最大的是杭州府的正通钱庄,陆谵亲自坐镇,忙的几乎走不开,陆大儒来信抱怨他已是浑身遍染了铜臭,不知读书为何物了。

他发誓:他对“发商生息”的好奇心止步于杭州府,并打算过一阵子就抽身而退,回到之前著书隐居的生活了。

卫景平回信忽悠他:陆先生你著书讲学是造福黎民,开办钱庄何尝不是,既然都是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又何必瞧不起孔方兄呢。

陆谵无可辩驳,纠结了几日后,气不太顺地去了太仓府。

二月初九,龙城府递了折子上来,里面说了一件事情窦家商行今年预备还要派遣两条商船出海,特地向云骁帝报备。

卫景平看了折子后笑道:“江大人果然野心勃勃。”

折子送到京城的时候,他正好在右相的位子上轮值,于是大笔一挥,拟给江扬回道:“两条商船少,多预备几条。”

云骁帝看了他的批复,问道:“朕听闻海上航行极为凶险,稍有差错就连船带人藏入海中,何况又有海贼横行,卫爱卿为何要龙城府多出几条商船啊?”

卫景平没有解释,而是递上了一本折子:“陛下,臣请设市舶司,专门管着商船出海做买卖一事。”

第254章 入直召

◎赐茶而退。◎

云骁帝:“市舶司?”

“陛下您想, ”卫景平说道:“就拿龙城府去年出海的窦家商船来说,他们去海外赚的银子, 与朝廷毫无关系, 多少只在商贾手中罢了。要是朝廷在刘家港设置个税关,向进出港口的商船收取税赋,朝廷岂不是多了一个税种?”

他在折子中提出,由朝廷设置市舶司, 选任市舶使对进出口港口的商船进行管理, 至少包括货物的登记与排查、相关税费的征收、对违法商贩的处罚等。

这不是他自己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搬照了宋、明市舶司, 抄来的作业。

在卫景平看来, 这是广开税源的一个路子。他查阅过史料,从汉代开始, 类似市舶司这样的部门就存在了,宋、明时期更是有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转体系, 有很多可以抄作业的地方。

云骁帝听了他的话站起身来, 凝视着摆在书房台阶上的一盆盆腊梅花, 淡香疏影, 散影满帘,沉思片刻, 偏过头来说道:“今晚别回去了,留在御书房吧。”

他要好好看看卫景平关于市舶司的折子,随时向其提问。

“是。”卫景平微微抬头朝御书房外望去,此刻已是黄昏时分:“陛下。”

后宫的沐宸殿是贵妃钟氏的居所,二月中旬的春夜, 乍暖还寒, 恰好今晚是她侍寝的日子, 晚膳后钟贵妃又吃了一杯牛乳炖燕窝,消食后沐浴更衣,静坐抚琴,一曲终了,还不见云骁帝过来,她忍不住问婢女:“去瞧瞧陛下到哪儿了?”

别是被苏州府新来的那两个狐媚子勾去了吧,钟贵妃心烦意乱:她今晚可不单单要侍寝,还受了姜太后之托,要给皇帝吹一阵枕边风呢。

“是,贵妃娘娘。”女官恭敬地退下了,片刻后回来回道:“陛下还在御书房没往后宫来呢。”

钟贵妃看着更漏:“都这个时辰了,陛下在御书房做什么?”

她伴君十来年,深知云骁帝骨子里没那么勤政,尤其从去年开始年景好起来,日子清平,他愈发疏懒朝政,流连后宫了。

“回娘娘的话,李公公说陛下留卫大人在御书房中商量朝政,”女官说道:“他让奴婢转告娘娘一句,让娘娘先歇着,陛下今夜不过来了。”

闻言,钟贵妃的脸拉下来,她蹙起一双柳眉:“陛下问政归问政,不过晚些就寝罢了,怎么就说不过来了?”

难道他要与臣子同宿一夜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