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好是轮到他休息了,沈若同人聊天的时候都听的十分仔细,还会给出反馈,而且说的话也都很有条理,甚至还能从他身上学到些道理。
沈二里就不由自主地多说了点。
他轻叹口气:“近来做柴火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还搅乱价格,好些我与阿兄的老主顾都改换买别人家的柴火了。本就不是贵价的东西,现在砍来那么多整理好捆好累上一天,几十文钱都赚不到。恐怕我们也要放弃这门营生了。”
柳兰香皱了皱眉,“那些卖柴火同你们抢生意的是咱们村的?”
沈二里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就是有其他村里的人来咱们虎头山上砍柴了,还有些柴火都是从大家砍树之后落下的树枝捡走的,就那样的柴火拉去镇上卖呢。同我家劈砍好的大柴不是同一种。”
树枝是小柴,树木劈砍完一段一段的那些是大柴,大柴比较耐烧也费力,自然价格会贵一点,小柴比较好弄,价格便宜,但是很容易就能弄成一捆。
“我家里还有不少,到时候留下些冬日里用的,其他的都给你家扛过来。”他虽然有些无奈,做不了这门营生,但却也没有什么办法,柴火说实话人人都能砍,这生意得的就是一点辛苦钱。
“你家的柴火劈的很好,均匀耐烧,整整齐齐的。”沈若瞧着那捆柴,说道。
沈二里得了句夸奖,不由地笑了:“这倒是,只要是买了我家的柴火的。没人不夸的。”说完后想起现在的困境,他又没忍住叹气。
柳兰香听他说又要扛柴火过来,摆手拒绝:“你带来不少了,我家里够烧,不用再拿。你还是拿去镇上卖,这样还能得些钱。”
“很难卖出去了,辛辛苦苦砍得也不想跟那些卖小柴的一样折价卖,舍不得。还不如送过来,叫我心里头还高兴些。”沈二里说着。
那些卖柴火的人也不一定是故意扰乱市场的,也就是正好捡小柴火的话不太费劲,拉出去卖自然也不好意思卖的贵,顺带着镇上人肯定要杀一杀价格,这下价格就能压到更低。
沈若看着沈二里带来的柴火,这般均匀,而且都是干干的晒过的那种,不会冒黑烟,不仅仅适合用来烧成炭,也非常适合用来控制精准的火焰大小与温度。
“我倒是有个门路,那边大概率会收你家的柴火。”沈若想了想后,说道。
沈二里眼睛一亮,“真的?可我家的柴火价格最多降两文,要是再降可就真的不想干了。”他家的柴火弄得好,也就是赚辛苦钱的,因着有人扰乱价格所以已经卖便宜了一点,要是再便宜许多,那还不如不弄了。
沈若道:“嗯,不过我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收,但是可以去试试看。到时候价格自己自己谈就成。”
“好好好,若哥儿,无论成不成都谢谢你!”沈二里感激的目光对准他。
沈若笑着点点头。主要是沈二里的柴火确实弄得好,让人能瞧出来是认真劈砍的,甚至还捆的也整整齐齐,第一眼瞧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要带出去介绍客户买他的柴,那自然也要东西好才行。
沈若道:“明儿跟我家阿兄的车去镇上一趟吧,你记得带上一捆柴火。”
“好。”沈二里感激不已。
明日他正好要去胡家炼。铜厂找胡家夫妇定做“拉链”,正好将沈二里家的柴火举荐一下。
要炼制黄铜自然对火焰温度的把控十分严格,需要用的柴火肯定很多,并且要粗细均匀的,最好是同一种木头的,这是最好的。
其实沈二里加的柴火就很合适。
但是沈若不敢打包票还是因为他们家的柴火供应不一定缺,但要是单子多自然也是要囤积不少的,等到了冬日里气温降低要烧的柴火那就更多了。
所以还是有概率收下沈二里家的柴的。
沈二里知道了沈丰上镇上的时间之后,又坐了坐才离开。
柳兰香问道:“那要是人家不收柴火或是想要压得更便宜,那岂不是白去了?”
“也不会。”沈若有心叫家里人能轻松些,要是沈二里的柴火不能同胡家达成供给契约,打算直接向他买了搁在家里使,就是这个行为在他们看来估计是要被说败家的。
但是这样的大柴之后烧成炭火之后可以放在汤婆子里面,很暖和。还能丢进盆里做一个炭盆,可以暖手暖脚的,这也算是物尽其用。
而且他还打算在青砖瓦房当中修炕的,这样冬日里烧起来就不至于冷,能叫屋里头都暖洋洋的。他还是头一回过古代的冬日,以前的记忆当中那是冷的手指指节都难以打弯的,那么冷但是沈家村的取暖用的还就是个炭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