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自然说自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做出这样的事那还是人吗?!还有那些个最服气沈若的汉子,直接撂了话头说要是敢欺负到咱们村沈若头上,他们第一个冲上去。
要不是沈若,现在村里人都还吃不上白米饭穿不上新衣裳呢!
徐屠户和胖婶子抱着猪宝儿在一旁瞧着,心中也跟着激动。沈家村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他们能同若哥儿交好确实是运气好了。若哥儿对他们是真的没话说,当初徐屠户对那些爱占便宜的人不堪其扰,是若哥儿帮了忙。
他气量大,徐屠户那时候可不知道沈若要买许多肉,结果后面不仅得了沈若出的主意,还收到了他付的钱。他想出来的点子是真好用,徐氏肉铺一直沿用到现在,生意都更加好了。这一下便是欠了人情了,后来自家媳妇生产过后腰疼,还是若哥儿他娘给按好的。
他们一家便十分感激沈若家,有来有往才能使得交情稳固,结果没等他们再送点什么,若哥儿竟然送来了木工厂的新品,他自个儿创造出来的“智慧床”和“景行车”,叫他们受之有愧。
若哥儿好像一直是这样,对他们格外好,他以前半卖半送的那猪头,那些肉根本就比不上若哥儿送的东西的价值。
但许多东西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所以他们跟着沈家村村长儿子的牛车过来了。
“今日大家都休息,咱们好好地吃上一顿!今日休息好了,以后继续好好干,给自家挣钱!咱们沈家村,以后要做’储水第一富村‘!”沈村长慷慨激昂的一段话叫所有人都斗志满满起来。
“好!”
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只能赚上那么点钱,村里的营生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若哥儿开厂子的做法叫村里不少脑子灵活的人都有了些想法,他们或许未来也会开起厂子;还有的人喜欢安于现状,在木工厂或是布艺作坊当中,只要做活儿就有银钱赚,非常稳定,还不用跑到其他的地方去,在村里便能赚钱,只要厂子一直运转,他们就能做到天荒地老去!
未来是如何,以前的沈家村人会觉得和以前不会有什么不同,穷的人只会继续穷,走到外面的时候都不愿意说自己是沈家村人;但是现在,他们走到外面的时候,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诉别人,他们是沈家村人!而且未来如何,大家已经从若哥儿曾经说过的蓝图当中窥视到一分。
沈村长话说完,便招呼大家开始分食卤味、凉拌菜,家家户户都自带了碗筷,排着队打饭菜。
村里的小孩子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来一句“尊老爱幼”,哪怕再馋嘴,也端着碗排在了后头。
“是若哥儿教的,村里这帮小屁孩都喜欢他呢。”有知道的人在队伍中笑着说道。
那些个孩子的家长更高兴,不仅仅是孩子同沈若攀上了关系,更是觉着被若哥儿这样教,自家孩子乖巧懂事了不少,心中感念着。
卤了两头猪的猪肉还有不少鸡鸭,鸡蛋、豆干等等,村里几百号人都能分到一大碗。
大家便都在晒谷场上吃,不用怕浪费,因为没人会吃不完的。
“闻着的时候就觉得怎么这么香了,没想到吃起来更香!”
“若哥儿这手艺要是开饭店都使得,我觉着比镇上的饭馆弄得还好吃呢!”
“哟,你啥时候去的镇上饭馆吃饭了?”
“没去过,但闻着味儿就知道若哥儿做的更香更好吃呢!”
有年纪大些的人,牙口不太好了,但那猪肉炖的软烂,也跟着吃了几口,之后便啃好嚼的豆干和油泡。
吃着吃着没忍住落泪。
“以前饥荒的时候啃树皮,吃泥巴,哪里有肉吃。现在的日子是真过好了啊。”有人颤颤巍巍地说着。
“是啊,未来还会越过越好的。”边上的老人跟着说道。
他们看着那个帮着打菜的小哥儿身影,浑浊的眼中滚下些泪。他们老一辈人只看重汉子,但现在他们脑海中的观念已然松动。
小哥儿也好,姑娘也好,只要能做好事,那都是好的啊!
村里有些人家原本对家里的姑娘和哥儿不好,甚至不叫他们出门玩,小小年纪就要帮着家里做活儿,照顾家里的小汉子。
现在他们也能出来了,跟村里那群皮猴子们一起玩儿,小孩子们的队伍也十分壮大,那些孩子都知道沈若的事迹,一个个的都拿他当榜样。
还有些小小哥儿以前总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额间长了痣才叫家人不喜欢的,要是没有这颗痣那就是小汉子,家里人偏疼的。但现在他们十分庆幸,打心底里开心。
他们这样的,在村里和小伙伴们一起扮家家酒的时候,就可以抢着当“沈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