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站在犁上头渴了,沈家村人还会贴心的给你送上炒竹米水,喝一口简直快活极了。
这哪里还像是做农活啊,倒像是来这儿体验玩耍来了。
而且累了可以休息,饿了也有东西吃,渴了有竹米水喝!
临近午时的时候沈家村里一大半多的田地都已经播完了冬小麦种子,还有几亩田也很快就要弄完了,那些搞完了的便都带着自己村里的牛儿到晒谷场上来休息会儿。
农村人不兴中午一餐,都是吃的早食与夜饭,但是沈家村人竟然在晒谷场边上摆了摊子,又是白米饭又是菜的,闻起来那么香。倒是将大家都给闻饿了,他们在家的时候午时可不吃东西,更何况是农闲时期,那早食都是稀粥啥的,只有夜里才能吃上白米饭。
有些饭量大的早就饿了,闻着味儿就过去瞧,问了句发现价格也不贵,便都开始买买买。有人要买好几份带到村里的牛车那儿和村里人一同坐着吃,一听边上那卖藤编篮子的小哥儿说买大篮子还送小篮子呢,价格也不贵,才三文钱,就顺便搭着买了。
将饭食往篮子里一放就往他们村子停着的牛车去,等吃完了再将装着饭食的碗给摊主拿回来就成。
早上卖早食的婶子也做了些饭菜出来卖,她那儿是卖的最火热的。
若哥儿提点了她,所有的都是按套餐来卖的,有的人会选周围便宜的可以自己选的饭菜去买,但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她这样价格不贵但东西还挺多的套餐来买。
方才那买了一篮子去的便是如此,顺带着还连带着边上小哥儿的生意也变得好了起来,他俩干脆就将桌子靠在了一起摆摊。
婶子还请了小哥儿吃饭食,小哥儿也回赠了她篮子和小玩意儿,两个摊主不忙的时候就在后头吃着,那模样吃着可香了,周围人闻见了瞧见了也跟着发馋,倒是叫生意更好了!
还有几家卖饭食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有最边上的刘红丽和春桃婆媳俩摆了一上午竟然一单都没有卖出去,青菜白菜都已经有些打蔫儿了,瞧着也不新鲜,周围人路过后瞧见也没有欲望去买。
刘红丽脸色都涨红起来,春桃的脸色发青,这些人就跟约好了似的对自家的摊子跟没瞧见一样,竟然连个来问的人都没有!
她们也没想多赚钱,两斤白菜只卖一文钱,结果这都没人要!
“娘,咱们还摆么?要不咱们将这些菜都拎回去炒了再带来卖?”春桃提议道,瞧着那边卖饭菜的低声道:“我瞧那些人卖饭菜卖的还挺好。”
“走!咱们回去炒菜。”刘红丽还就不信了自家的东西也不差,怎么就卖不出去?!
“好嘞。”春桃站起身将布一卷带上所有的蔬菜,便同自家婆母回家去了。
她们的离去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小哥儿摊子的藤编篮子因着那婶子的饭菜套餐倒是又多搭着卖出去了几个,藤编篮子对农家人来说结实耐造,不是一次性的,能放家里用好久,价格也不贵而且还有东西送,大家都乐意买一个回去。
反正也是想着,来都来了,带点东西回去也不错。
木工厂外头守着人不能让人进的,有些人倒是很好奇里面是怎么做东西的,但是这些东西是沈家村木工厂制作出来卖的,自然不能叫别人瞧见,所以大家倒也没有硬要往里闯。
沈家村村长还在田地里头,大家在这儿待的舒服,木工厂外头还有折叠小马扎可以供人坐着,大家累了的便坐在这儿闲聊,手里还捧着一杯竹筒炒竹米水,悠闲得很。
“有了这’丰粮筒‘啊以后播种可真方便啊,我就试了半垄就想着一定要买回去用了。明儿家里三亩地,一日就能将三四天的事儿弄完,这效率!杠杠滴!”边上有人哈哈笑着感叹道。
榆樨佂力.
“可不是么,就是为了赶在第一场秋雨来之前将冬小麦给种下去,往年都急忙忙的喊上 家里人一起搞,这东西一带回去明儿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一半呢!”
“是啊是啊,而且站在犁上头弄这玩意儿心里头美得嘞,你们都没瞧见我站在那上头不少小哥儿瞧我呢!”有个年轻些的汉子嘿嘿笑着说道。
“哈?还瞧你?他们怕都是再瞧这’丰粮筒‘吧,你这黑皮。”边上人不由呸他,用土话骂他“哈批”,这年轻人生的黝黑,也就一口牙齿白了。
就这样的哪个小哥儿能看得上哦!
以前人都喜欢娶好生养些的姑娘,村里头的小哥儿孕痣要是淡的那都难嫁,现在却不一样了,有了若哥儿在前,现在有不少汉子都想着能娶个聪明伶俐的小哥儿回家呢!姑娘自然也很好,但是眼光已经不局限于姑娘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