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赚钱养崽崽[种田](636)

“’丰粮筒‘这名字好!”周围人听了都连连点头,农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无病无灾能叫粮食丰收,只要丰收了那便能将日子给过好,那些老一辈经历过灾荒的更是,没人不想“丰粮”的。

边上跑来跑去兴奋的小孩子都没忍住拍起手来,家里大人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一时间热闹极了。

“各个村能主事的人可以上前来瞧瞧,我教一遍用法,之后咱们去试验一番我说的是不是真,叫大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好?”沈村长摸着胡须笑道。

“好!”

很快就有不少村长和各个村里有能力的汉子聚拢过来,沈村长亲自给他们演示了一下如何开启,如何装入麦粒种子,如何关上。

上前的这些人还能自己上手摸摸看这东西。

虽然是木制的但上面一点毛刺都没有,是已经被细细打磨过的,等以后用的久了还能包浆,会变得更加光滑,现在瞧着还是很新。

他们瞧着这东西竟然是绑在犁上头的,更是好奇地不行。难道这东西不用人来推着走,而是用犁地的方式来播种吗?!

荷塘村村长顿时有些豁然开朗,难怪了,难怪先前来通知时候说的是叫他们村里能带上几头牛就都带过来。

这播种竟然不用人亲自来播了?

他激动地摸了摸那“丰粮筒”,又去拉沈村长的手:“沈老弟,用了这东西就不用咱们亲手播种子了?”

过来的人对种地的事儿都老练,瞧见这组合约莫就能猜出用法来了,荷塘村村长一问,大家的视线便都看了过去。

沈村长笑着点点头:“没错,若哥儿说了这叫’器械播种,解放双手‘,不过呢,犁地播种的时候还是需要抓着这两处把手免得站不稳当呢。”

“!!”一听这话大家都很惊讶,原本他们猜想过能叫播种更加快速的东西也许就和“若斗”上那木箱子似的能直接抱着走,然后种子往下漏一类的,却没想到竟然都不用自己搞,甚至还不用自己走?!

这听起来也太省力了吧!

“走吧各位,咱们去田地里试验一番,叫大家都能上来试试这东西好用不好用。”沈村长招呼道。

大家跃跃欲试,立刻去牵了村里带过来的牛儿。

沈家村的村民总动员,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来了一个汉子主动带着一头牛和那些别村的人往自家的农田去了。

乌压压的人很快便被大家分流带走,牛并不多,但所有人都想看看那“丰粮筒”下到田里是不是真有沈村长说的那么好用,所以外村人全都走了。

本村人想要瞧热闹的也跟去,晒谷场上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还在这儿兴奋地聊今日的盛况呢。

木工厂当中,制作“丰粮筒”的工人还在继续忙碌,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个了,但是这东西好用保不准有人想要多买,所以最好是能多做些就再多做一些,毕竟明日就要开始播种冬小麦了,几乎这一大片所有的村子都要开始,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有些村子穷些也能买上一个,到时候村子里人借着轮着用也是可行的。他们村里先前也没有这么犁,以前大多数人家那都是借的村长家的用,但是现在沈家村人能买得起的人不少了,所以都去镇上农物什店里买了犁回来,好多瞧着都是新新的。

昨儿家家户户只要有犁的人家都愿意出借,只不过都长得差不多,沈若同顾允便想了个主意能叫所有的都能区分开,他们俩倒是忙到了夜半才能结束回家去。

沈若在木工厂当中看着顾允脊背挺直,边上人递到他面前一个“丰粮筒”,他骨节分明的大手便会握着毛笔蘸上墨汁,提笔在筒身上面写字。

写明今日的年份以及日期,还有“丰粮筒”三字,外加沈若要求加的“沈家村木工厂出品”。这些是每一个上面都要写的,等到之后有人要买了,还要写他们想要的字,或是他们家的名字标记这是自家的东西了,或是写几个吉祥话,比如“五谷丰登”“喜迎丰收”一类的。

写这些同样重复的字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而且也不一定需要顾允一直写,他只需要在之后的定制文字时候出面写就可以了。只是村里会写字的人很少,而且这些字也比较难,其他村里人也可能看不懂,但是写上之后会比较正规,而且要是以后有人以次充好或者做了盗版,沈家村人自然就能靠上面的文字来辨认,要是文字被有心人用刀子刮了,那他们也能从里侧的一个标记来辨认。

做标记这件事沈若已经提出来了,除了第一批次的“若斗”之外,后来的东西都在里面不起眼的地方做了个“s”标记,大家虽然不太懂这个是什么意思,就当做是一个用来区分自家东西的符号了,而且也比较好画,随便谁看一眼都能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