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赚钱养崽崽[种田](629)

村长也跟着笑,他摸摸胡须想的比其他人要深一层。

亲身试验一番,在哪儿试验?可不是就得在沈家村的农田里试验吗。

难怪沈若方才露出那小狐狸一般的笑容,他活这么大岁数还真没想过这种事儿,但是现在想想是真的心痒痒,恨不得木工厂赶快将东西做出来,他提前在冬小麦播种的正日子前一两日就开始喊人来了!

村长下了犁,换了村里其他人上去,大家还都挺想尝试的,反正就站在上头把握方向就成也不太累,要是筒子里头的种子快见底就从身上背着的布袋子里头蒯一瓢进去,放进去就三股自动按照大小分流了,都不用手弄。

别提多方便了!

沈大山也上去试了试,之后沈若提出也想试试,犁上的人二话不说就下来了叫沈若上去。

沈若跃跃欲试,他还从来没有下田犁过地,这个活计在村子里也都是由力气大耐力足的汉子们来干的,一般不会叫家里的女人和小哥儿来干。

在犁上头站稳了,沈若的手抓在筒子上缘特意留出的抓手位置,随后边上人拍了下牛屁。股,牛儿便拉着犁慢慢地向前走去。

站在犁上面看田地与直接站在田地中很不一样,就像是在乘坐观光小火车似的,周围的景物在缓慢的后退,只不过牛拖拉犁的时候晃动的幅度其实挺大的,需要双腿分开,用上些力气才能在犁上头站稳。

沈若看着面前筒子里面的冬小麦种子在飞速地往下落,快要见底了就立刻蒯一瓢进去,使用感受对沈若这个新手来说也很是不错,傻瓜式的操作只要一教就会。

其他人都是干着活儿惯了的,在这上面站得自然比沈若更稳当,只要顾着“播种筒子”里头的冬小麦种子不要见底就成,只要筒子里面一直有种子,那就可以一直往前种下去。

一垄地很快走完,沈若摸索着将筒子底下出种子位置的孔洞用契合的木板堵住,一条垄结束之后就要调转方向去另一条,这时候种子不能往下落了,不然会落到田垄中间的地方,那里是供人行走的地方,自然不能撒种子。

换到另一条田垄上之后,再打开筒子,牛儿继续走,种子继续往下落。

开合的位置采用的也是木头机关,关上的位置用的是可以扭转的旋钮,一头固定另一头可以旋转,转进去之后便能将契合的木板给压住了,不至于将里面的冬小麦种子给撒出来。

沈若用下来觉着没有什么大问题,现在的“播种筒子”就是简单最核心的样子,等到以后自然还会有新的装饰,就像当初的“若斗”一样,上面还会刻字写字画花样了。

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播种筒子”总算是完成,而且还是赶在冬小麦要播种的正日子之前,这就比沈若预期的还要好。

田野中空旷的风吹拂过来,带着湿润泥土的味道,那是一种叫人安心的气息。

沈若停下来关上“播种筒子”叫还想试试的人上去,看着大家一同跟着牛儿走着,心中不由萌生出了些想要将所有农具都一一改进一番的念头。

只不过大宇朝对铁器的管制十分严格,每家每户的用铁量的多少都是有限额的,只能比这个数值要少二不能多,所以很多农具需要铁的沈若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不过还有些东西能用木头做的,到时候可以想想,反正沈家村里头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了!

村长从另一边跨过来,对沈若道:“若哥儿,这’播种筒子‘是你同顾允小子一同想的,那这东西的名字总不好再继续叫’筒子‘吧?”

“若斗”原先就有个随便乱叫的诨名“木箱子漏斗”,后来取做了“若斗”,一来“若斗”与“漏斗”谐音,二来“若斗”的“若”就是沈若的“若”。

这名字起的便十分有意义。

沈若对起名并不算十分擅长,突然叫他取个名字他简直是两眼一抓瞎,如果不叫“播种筒子”的话,总不好叫“我想不出名字了筒子”吧?

“呃,不如问问顾允?先前’若斗‘就是他取的。”沈若立刻将难题抛给了顾允,大学霸想出来的名字肯定好!

村长点点头,问道:“顾允小子今儿不在家?”

沈若“嗯”了声,“他今日上镇上书屋去了,说是午后回来,约莫这会儿会到了吧。”

顾允每日的去向都会和沈若报备一句,每日早上都会来找他,村里人瞧见了也都羡慕不已,这两人瞧着就般配,相爱的两个人在哪儿都会引人艳羡的。他们偶尔还会调侃几声,说顾允去哪儿不用问他娘,问若哥儿就知道了!

沈若话刚说完,边上就有阿伯喊了一声:“瞧,顾秀才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