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赚钱养崽崽[种田](573)

若哥儿是个纯孝的,这东西设计得好啊。

什么东西一旦扯上了孝道,那顿时就成了个必需品似的。

村里有子女的人都暗暗攀比起来。你家儿子给你买了折叠小马扎了?真孝顺啊。

你家女儿在布艺作坊赚了钱也给你买了折叠小马扎?真孝顺啊。

随后看向自家的孩子,完全没有想要去给自己买折叠小马扎的心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遂明示暗示,这一下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买了折叠小马扎。

这是沈若没想到的,但也能理解,现在给布艺折叠小马扎赋予了新的含义,可以买了用来孝敬父母的,这也挺不错。

就是一下子订单激增,布艺小作坊其他的活儿自然也不能落下,所以急需扩充人手。

得组建一批专门做这折叠小马扎的人才行,这件事便全权交给了周兰去做。花婶子还有另外两个婶子都已经学会了,就由她们来当师傅,教学徒,刘三娘一个人检查不过来,便由她们交换着来检查别人的徒弟们做的成品合不合格。

这些人都是之前想进布艺作坊没能进成的人,三观品行沈若不能保证,所以便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叫花婶子和另外两位婶子分别带队,三支队伍做活儿,做完之后交换着检查成品,做错就要返工,返工精确到个人。这个东西做起来不需要太多的手艺,主要是追求一个仔细,还有美观度。交换着检查不容易错漏,而且也防止了自己的师傅偏帮徒弟的情况。

然后三支小队互相比拼,每日哪队做得多,便能多得到一贯钱,可以平分。

这一下,大家都牟足了劲儿做。也不会想别的,做错了还要拆掉改太麻烦,所以大家做的都很仔细。

这些人暂时都在木工厂边上搭起来的新棚子里头制作,木架子送进来很快,做完了卖出去也很快速,那边记录数量和工钱的活计暂时落在了周浪头上,他也从沈若那儿学了点算术,也够用了。

那棚子里婶子们干得热火朝天,周浪在里头时不时计数,记完了就继续刻手里的纽扣。

总归不浪费一点时间。

这些专门来做折叠小马扎的人,沈若暂时还不打算叫她们签合约,这折叠小马扎不算是长久生意,现在火热仍在需要这么多人来做,但是之后大家都买上了也会陷入和书包一样的结果。到时候就用不上这么多人了,只要花婶子、和另外两位婶子就绰绰有余。

但是这些人里头都是想进布艺小作坊的,所以沈若便让周兰故意透露了一点信息,只要在这儿做的好,仔细不出错,布艺作坊大概会收一两个人。

这信息一透露出去大家便更加努力了。

白日里沈若在家的时候,周兰来跟沈若报备:“做那折叠小马扎的人里头除了阿花她们仨,惠婵是做的最好的,还有吴梅子。”

见沈若不太清楚谁是谁,便主动介绍道:“那惠婵是欣哥儿他娘,吴梅子是水哥儿他娘。”

沈若“哦”了声,原来是她们俩,沈欣娘瘦弱的模样沈若还历历在目,还有吴梅子,她先前因着水哥儿跳河的事儿被吓怕了,他们娘儿俩都有不小的心理阴影,一个不敢碰见高壮的汉子,一看见便会浑身发抖,另一个却是不敢碰水了。

现在吴梅子既然出来主动找上花婶子等人来做活,说明她的心病应当是好了不少。

沈水现在也好些了的样子,每回瞧见沈若都会和他谈谈心,虽然他还是会有些害怕其他汉子,但是村里的这些人,他瞧见了倒也不会浑身颤抖走不动道。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要是她们能坚持一直做得好,可以签。”沈若记得阿娘曾经好像说过,沈欣娘的绣工似乎也还不错?

周兰点点头,应下了。

要签人自然要好好筛选一番,以后布艺作坊起来要进来的门槛自然是越来越高的,而许多无足轻重的活儿倒是可以外包出去叫村里其他的婶子来干。

沈若突然想到一个人,随口道:“我家隔壁的刘婶也在里头么?”

招学徒做折叠小马扎的事儿是之前就放出话去的,村里只要是想赚钱但没有进布艺作坊的婶子小哥儿大部分都来了,足足有四十几人呢。

那刘婶先前和周兰说了想进布艺作坊的意愿,后来沈若也承诺了她布艺作坊要是招人头一个找她,虽说是叫周兰转述的,但沈若一直记着。

虽然对刘婶的儿媳妇春桃有些无语,但春桃是春桃,刘婶是刘婶,自然不能混为一谈。

“没呢。”周兰脸色变得有些尴尬,无奈道:“我记得那事儿,其他人可都是自己去找阿花她们去问的,就她家我亲自上门去问,结果人家说不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