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道素菜,分别是清炒时蔬、地三鲜。
除此之外就全是肉菜了,村里人难得吃些荤腥,既然要设宴自然是要多些肉来款待的。
肉菜做了红烧两头乌、黄焖鸡和一道清蒸黄鱼。
两头乌的肉质比起一般肉猪会更鲜,更紧实。是沈大山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买来的。
那黄焖鸡是经久不衰的菜品,当然这里的调料不全,沈若做的是更家常的版本。家里有只已经不下蛋的老母鸡,肉多,普通做法容易柴,但用来做黄焖鸡再好不多。
黄鱼刺少,虽不及鲫鱼鲜美,但是吃席自然是选刺大好挑掉、刺少的为佳。
一道汤是榨菜鸡蛋汤,一道羹是番茄金针菇豆腐羹,加了番茄酸酸的会很开胃。
沈若安排的很好,一道菜出锅之后便立刻着手下一道,明明食材那么多那么乱,但他做起来就是有条不紊。一个人便能支撑起这一宴的席面。
顾允瞧着沈若细胳膊挥舞着大铁勺,几乎一刻不停,光洁的额角冒出细汗,都来不及擦拭。
他用铁钳夹了几根柴火进灶膛,起身站在沈若身侧不会妨碍到他动作的地方,那帕子给他擦汗。
沈若乖觉地闭上眼让他擦,炒菜的时候火候很重要,沈若就顾不上擦汗或是别的什么。
“我替你一会儿?”顾允伸过手去想接过铁勺。
他在家中也偶尔会帮着柳兰香烧菜,他们相依为命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只不过柳兰香总说他是读书写字的手,不愿意叫他多做。
沈若确实翻炒地有些累,看这菜火候还没到,叫顾允翻一翻也没事,他在边上盯着放调料。
说“君子远庖厨”的那都是假君子,真君子就是要在家人做饭劳累的时候过来帮忙!
沈若还是头一回瞧见顾允炒菜,那架势看起来也挺唬人的。听说写书法的人手劲儿都大,挥舞着大铁勺应当也不成问题的。
果不其然,顾允不仅字写得好,炒菜翻炒的动作也不孬,看着就知道也是会炒菜的,只不过他自己炒的好吃与否还不知道。不过沈若觉得自己来放调料,那肯定是好吃的。
“你在家经常炒菜么?”沈若好奇问道。
顾允很少说他在家里的事情,沈若也很少去他家里。在村里没成婚之前小哥儿去汉子家里去的勤是要被说的,不过这条应当不适用于他们。
顾允道:“以前我从镇上回来晚了便会自己烧。”大多数时候是这样,家中就两人菜烧多了就容易一热再热,但两人都是比较追求新鲜的,所以都是现吃现烧,哪怕要放着温着,也不能过夜。
沈若点点头,听他说他在家的事儿听得津津有味。自家也不剩菜,家里人口多,沈丰和沈大山胃口都大。只会剩下点菜汤菜角的,就跟糠拌在一起给鸡鸭吃。总归是一丝丝都没浪费。
外头家人已经将桌子椅子都给摆放齐整,菜已经都烧好了,很快便翻炒出锅,用两个碟子装了。
此刻灶膛里不用太多柴,直接抽出几根埋在底下的草木灰中熄火,另一口锅里头的饭也焖好了,沈若将烧好的米饭盛出,还有剩在里面的锅巴,全都铲下来装了才算完。
柳杉过来看菜,发觉若哥儿已经把饭菜都给弄好了,立刻帮忙往桌上端,柳兰香和沈丰也过来帮忙,沈若和顾允一人端一盘菜,便都出了厨屋。
外头两张桌上摆的满满登登,大家已经在喝开胃羹了。
小寿星坐在沈大山身边的位置上,跟小大人似的用糖水跟大家敬酒,嘴里冒出来的话都甜的很,叫所有人都忍不住笑。
村长更是,他胡子都抖个不停。
“若哥儿累了一上午了,快点过来坐下吃。”周兰招呼着沈若快过去坐。
外头两桌本该是辈分高些的坐一桌,小辈们坐一桌,但农家院没有那么多讲究,男人们喜欢喝酒划拳的便坐在一起,女人和孩子坐在另一桌。
大家瞧见沈若来了纷纷夸他厉害,竟然一个人搞出这么两桌席面来。
沈若冲干娘点头示意,笑着摇摇头道:“不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咱们一大家子人都帮了忙的,我也就是炒个菜。”
二狗大声道:“我小叔烧的菜最好吃了!”
“对对对,好吃极了,咱们自家做的味道都没有若哥儿做的好吃。”村长的小儿子也来了,这会儿吃的头也不抬,但还不忘附和小寿星的话。
沈若失笑:“觉得好吃那就多吃些。”
顾允被喊去男人那桌吃饭了。
那桌桌面上摆着黄酒,是今日沈丰去隔壁村打来的,沈大山最爱的就是这一口。
除此之外,先前小云吞满月宴上李善桃酿的那米酒也好了,趁着今日好日子起了,没有酒杯就用干净竹筒来代替,一人给倒了一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