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她一点一点几乎是用那猪鬃毛刷子蹭上去的动作,沈若看着都觉得累得慌。这该多费劲啊!
“嗐,这有啥辛苦的啊。”周兰无所谓地摆摆手,对着沈若笑道:“这活计轻松得很,就坐这儿动动手指头的事儿。”
村里人的“轻松”往往都是那些不用全身动起来或是耗费极大力气的活儿,都叫作“轻松活”。但是这样刷桐油根本不轻松啊,眼睛得一直盯着看,不放过一点小角落,而且还要刷的均匀。
而且猪鬃毛刷子又硬又大很多细致的地方也难刷,盯着看久了眼睛都酸疼。
沈若蹙着眉,思考着能不能将这猪鬃毛的刷子给换了。
顾允知道沈若在想什么,说道:“我家中还有弃用的毛笔,倒是可以拿来刷桐油。”
毛笔!
沈若看着顾允的眼睛亮亮的,真是一打瞌睡就送枕头:“这个好,用毛笔的话,那些细小的位置,角落里头那就全都能刷到了。”
顾允说的弃用的毛笔,想来应该就是那种用的时间长了毛都炸了的,不能写字了,但还能拿来做别的。
顾允回家一趟将毛笔给拿了来,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沈若和周兰又各自刷了三个纽扣。
“若哥儿,给。”
沈若接过顾允递过来的毛笔,果然是炸了毛的,边缘的毛也掉了不少,笔杆子上是经常抓握的痕迹,能看得出来这支笔是顾允常用的。
他带来的毛笔还不止一支,像这样用到炸毛不好写字的还有七支,他全都拿了过来。
沈若忍不住侧目,顾允这是每日写了多少字才会将这么多支毛笔给用成这样啊?
沈若不知道的是,他拿来的这些好歹都是有毛的,还有一些被用得光秃秃了的,只剩下个笔杆子的,顾允没往外拿。
周兰也拿了一支,她从小到大还没捏过毛笔呢,这会儿拿着炸毛的毛笔笑:“这可是读书人用的东西,我也用上一回了哈哈。”
“没有什么是专属于一类人用的,周婶,你要是想学字儿正好来我家可以跟我一块儿学。”沈若拿着毛笔沾了桐油往纽扣上刷,边刷边道。
“哟,我都多大了还学字儿啊?”周婶忍不住笑出声,以为沈若是在逗她呢。
“周婶年纪好像比我娘要小些?”沈若想了想,问道。
周兰道:“嗯,就比你娘小半月。”
“等我娘回来了我也要叫她学字儿的,不会写没事,最起码得都认得。”当文盲可不好,容易被坑,而且沈若以后要将生意发展起来,家里人肯定会来帮他的忙。
而且很多东西纯靠嘴说容易误传,写成书面的信息传递就不会出错。
所以家里人,以后都要跟着自己一块儿学字的。
学了字之后就能阅读,自主地开始汲取知识了。
顾允给自己撰写的那本蒙学书特别好,沈若已经将大半本都给记熟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云吞都睡了,沈若还会借着月光偷摸着看一会儿。
而后困了便枕着墨香入睡,心里头甜滋滋的。
总之这个“家庭扫盲班”势在必行!
“你娘她也要学啊?”周兰有些惊讶,村里头的妇人除了顾秀才他娘和沈欣的娘以外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姑娘和小哥儿从生下来就知道读书都是汉子们能干的事儿,她们要做的就是嫁人、生子、养孩子、操持家务。
哪里会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读书识字呢?这一不能科举,二不能当饭吃的,自然没有人家愿意送自家的姑娘小哥儿去学堂。
而所有人像是约定俗成似的默认了这一点,但没有律法写明说姑娘和小哥儿就不能认字和上学堂啊!
沈若心想:未来沈家村要办学堂,最主要招的学生就是姑娘和小哥儿。
读书使人明理,哪怕不能科举,学了也不吃亏,总会有用得上的那一天。
沈若虽还没和李善桃说过这件事,但他娘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绝对会愿意学字的。
“可是……”周兰捏着那笔杆子,心中纠结。
“我还想着请周婶你以后帮我管布艺小作坊呢,那要是不学字,账目都看不懂……”沈若弱弱地叹了口气,说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沈若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那么多事儿,早就有了要将周围人带起来的心思。那布艺小作坊目前还不显,但未来一直能产生收益,所以需要一个人来帮忙管着。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自己身体力行做这做那,而是要当一个统筹者。
把握好大方向,将其他的事情一样样放权出去,让别人来做。
小作坊的管理者,沈若心目中的三个人选,周兰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沈若这话简直就是一击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