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到医馆门口又犹豫了,毕竟是下身的病,那些医馆里又都是男人,她总觉得不合适。
在门口徘徊了半天,听见路过医馆的人说这里有女医,才鼓起勇气过来的。
姜肆叫她把孩子放旁边的摇车里——起初方清词不明白她为什么在室内放这么一个摇车,还问了她一句,她说医馆里肯定有妇人带着孩子,这样更方便。
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察觉到妇人紧张害怕,姜肆温声:“夫人别担心,只是瞧一瞧,女子生产入同过鬼门关,生病也正常,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害臊的,我只是看一眼。”
她有些担心是不是妇人之前生产的时候撕裂了,所以会一直沥红。
一边检查,她一边把常见的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问:“是不是经常觉得腰酸背痛,身上凉得厉害?”
妇人手里提着裙子,本有些羞囧,但姜肆一直温声细语,眼中脸上也并无任何看不起和嫌弃,她慢慢也就放松下来了:“是,尤其是小腹,像坠了石块一般。”
“嗯,没有撕裂,这是好事。”姜肆又细细检查一遍,“恶露还没排干净,都堵在肚里了。”
她又重新洗一遍手。
妇人心中惴惴,问:“严重么?”
姜肆:“不严重,开些药,吃上几天就好了,也幸好你来得及时。”
一般生产完会有十天到二十天排恶露的时间,超过时间了还没排干净,那就是有问题,她肚子又常常冷疼,就是月子没坐好受了风,加上过于劳累了,她来得快,情况还好,若是不来,以后恐怕会留下后遗症。
她出门,写了药方,先拿去给老大夫看了看,大致形容了一下病情。
老大夫点过头,她才让小伙计去抓药。
妇人已经收拾好衣裳出来了,见她让人抓药,忍不住问:“贵么?”
姜肆笑了笑:“不贵,十文钱一副药,一天一副,一共吃七天。”
妇人放下心,拿了药,临出门前,抱着孩子小声说了谢谢。
姜肆软了眉眼:“不是什么大事,您吃完这几服药,回头有时间再来一趟。”
“诶!”
妇人出了门,扭头在集市里七拐八拐,找到了人:“完事了,咱们回家吧!”
被她拉住的人回头:“姐,怎么样?能治好不?治不好咱们换一家。”
妇人笑眯眯地说能治好:“那女医性子很好的,说吃上几天药就好了,你的书买好没有?”
和她说话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袍,这会儿正关切地看着她,听她问起书,便尴尬地红了脸,老实说:“还没买,我想着姐你要看病,万一很严重,肯定要花钱……”
他想把钱先留着给姐姐看病。
妇人心口热乎乎的,她丈夫和婆婆明知道她病了,却不张口,就是因为觉得看病费钱,怕填了无底洞。
她前天疼得受不了,是弟弟来看她的时候发现的,硬拉着她要来城里看病,要不是他,她兴许还会继续忍着。
“放心,姐姐这儿的钱还够用,你马上科考了,书院里叫你买的书更重要一些……”
姐弟两个一问一答,从集市出来,恰好路过了姜肆的铺子。
女人便拉着他指一指那里:“就是那个铺子,等药吃完我还得来一趟,我跟你说,那女医人可温柔,长得还很漂亮……”
常青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
微风轻拂柳叶,姜肆端着簸箕从铺子里走出来,见到妇人路过,含笑朝她点了点头。
明明风在动,树也在动,柳树下的影子也在随风浮动。
常青却觉得自己的心忽然一阵跳停。
第41章 第 41 章
那妇人后来七日后果然又来了一回, 跟着她一块儿的还有她的兄弟常青。
姜肆又给她检查了一遍,听她说自己的情况好多了,给她开了一点儿调养的药。
这回是常青帮她付的银钱。
常青来之前特意将自己收拾打理了一遍, 连指甲缝里的墨痕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妇人比起上回显然要自在一些, 这一回她没带孩子,就坐着和姜肆说话,一边说, 一边忍不住提起外面的常青:“你别看他腼腆不爱说话,其实他读书可厉害了,学院里的夫子都夸他, 今年马上就要下场了,若不是我病了,他这会儿还在书院呢。”
她说起弟弟显然很高兴, 婆家对她一般,娘家人却对她好。
姜肆笑了笑:“那感情好,等他当了官,您还有福享呢!”
她和妇人絮絮地说着话,嗓音轻柔, 那一点儿声音透过挂着的帘子慢慢传到外面站着的常青耳朵里, 将他的耳垂搔成了一片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