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
清脆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时悦头也不抬,将桌上的小饼干往隔壁一塞,“早上好。”
余歆放下包包,诧异道:“你头都没抬,怎么知道是我?”
时悦:“很难不知道吧。”
毕竟在这个随时都可能拎起背包狂奔得像条狗的岗位上,还能坚持每天穿高跟鞋化全妆的人实在不多。时悦佩服她,发自真心的佩服。
抬起头的功夫,余歆凑了上来,“怎么黑眼圈这么重,昨晚又没睡好?“
时悦摆摆手,“别提了。”
“怎么了,你那邻居又半夜吵你了?”
“嗯哼。”时悦托着下巴,闷闷不乐的,“重点是我昨晚差点就见到梦里那男的正脸了。”
余歆放下包包正坐下,闻言,动作一顿,略为揶揄地笑了,“又梦到那个男人了,看来最近是真有桃花运要来了。”
“哪儿跟哪儿啊,少折我阳寿!”
时悦把头扭了回去,趁没事做想补会觉,没眯一会,手机震了下。
来电显示【师兄】。
……
陈星闻是余歆和时悦两人同一师门的大师兄,也是带她们的师傅。
下午说是有场农业节活动需要参加,带上了她们。
南岭离市区大致二十多公里,他们到达晚洋村时已经中午,在山上的特色饭馆吃过饭,村干部要带他们参观这示范村,陈星闻婉拒后,拉着三人在山里兜兜转转拍风景。
时悦和余歆一个背着背包,一个抱着三脚架跟在后边学习。
农业节大会本来定在下午四点办,但这边领导迟到一会、那边企业家晚来两个,等着等着就变成了农业晚会。
“……企业助力下,晚洋村实现全面脱贫,个体农产品售卖不再困难……”村长在台上侃侃而谈。
六点多,天已经黑了没边,乡村供电不如市区,舞台灯光不好,拍得也不好看,气得陈星闻小声咒骂那几个秃瓢领导。
时悦和余歆在边角拍些记录。
晚洋村是美丽乡村示范点,村里到处通了水泥路。大舞台就搭在三岔路的交汇口。
时悦见到有位老婆婆在路边卖胡萝卜。十一月底,饶是襄城不算很北,夜里的室外温度也降到了零下,这天气,年轻人都不愿意出门,更别提老人了。
时悦上前问到那边的农业节正在联合企业售卖农产品,为什么她还要在这里低价零售?
婆婆回答,那农业节卖的都是与企业合作的村中农场,他们老头老太太种的作物产量不稳定、卖相也不好,人家都瞧不上。
那会儿左岔口的舞台响起欣欣向荣的歌声,老婆婆的语调缓慢又平静,右岔口吹来一阵大风,时悦打了个寒颤。
余歆跑过来问她,“你知道冷都吗?”
“冷都?”
“是啊,刚刚在拍照的时候听到别人聊天的,说什么‘没钱了,准备去冷都博一博’,我怎么没听说过什么冷都啊?”
时悦思考片刻,“你说的是冷度镇吧?温度的那个度。”
“这样啊,”余歆又问,“你去过这地方?”
“没有,”时悦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名字,就感觉叫冷度镇会比较合理。”
“哦~”
两人正说着,陈星闻拎着摄影机过来了,哈了口冷气,搓搓手,“在聊什么?完事了,收拾收拾准备回去。”
余歆站起身帮他收起三脚架,顺嘴问:“师兄,你知道冷度镇在哪儿吗?”
“冷度镇?”陈星闻一愣,莫名看了时悦一眼,嘴角笑容微微收敛,“莫名其妙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刚刚听到人说了,像是什么赌博场所,挺好奇的。”
也不知这话哪句说得有问题,陈星闻突然就变了脸色,“有这功夫找捷径,不如多拍点素材。”
说完,便拎着摄像机径直走向汽车了。时悦与余歆两人面面相觑,余歆有些不解,“我只是问一下,并没有别的意思,师兄为什么……”
时悦安慰,“没事,师兄可能心情不太好吧,他平时脾气都挺好的,不会说什么。”
汽车驶回市区时已经接近九点,陈星闻先将最近的时悦送到小区门口。
时悦:“谢谢师兄,师兄路上小心。”
陈星闻摆了摆手,驱车离开。
拎着一大袋沉沉的胡萝卜往家里走,一连几天没睡好,疲惫感尤为明显。坐电梯上至17层,路过那扇房门,脚步又是一顿。
“于是,狐狸在秋天设下了一个陷阱,等待着它觊觎已久的猎物自己送上门来……”
纪录片男低音旁白从门缝间溢出,预兆着又一个难眠的夜。
时悦实在忍无可忍,反应过来时,拳头已经捶在了对方的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