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驰无奈笑笑,“忙啊。”
“你能有我忙吗,”李正巍掰着手指头给他细数,“时不时加个班,回家了还要辅导孩子功课。”
“诶...”张烽忙摆手打断他的话,“他是真忙,今天推了个重要的会过来的。”
桌对面的对话清晰传入宋意耳朵。
她微愣。
原来,是真的有会。
崔媛媛还想说些什么,被拿着话筒的李正巍打断:“你们吃着,我先献唱一首。”
“来首青藏高原!”另一桌喊了一嗓子。
气氛像是被这一嗓子点燃,紧接着传来附和声:“班长来一首!”
“去去去!”李正巍摆摆手,选了首温和的歌。
他的位置离点唱机和麦克风最近,崔媛媛吃得差不多,走过去拍拍蒋驰的肩膀,“咱俩换换,我唱两首。”
蒋驰掀起眼皮子看了她一眼。
记忆中,好像并没有这号人。
下意识的,蒋驰想要拒绝。
崔媛媛朝那边朝了下手,宋意将她的汤锅放在转盘上,又把小料碗挪到一边,给蒋驰空出来地方。
“放心,我那儿挺干净的,没落什么汤。”
她笑得真诚。
“坐。”
蒋驰把汤锅放上去往另一边转,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衣服过去了。
旁边的薰衣草香忽然换成冷冽的薄荷香气,将红油的味道压下去些。
宋意平静又疏离地和他对视一眼,扭过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蒋驰胳膊搭在扶手上,和竖直的扶手形成一道平行线,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像是隔了条泾渭分明的河。
辣锅里的麻椒被宋意不小心卷进肉片里,牙齿咬下去,又麻又辣的味道在口腔爆开。
宋意抓起手边的水杯喝了口水。
仰头的瞬间,余光瞥到蒋驰清隽的侧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看蒋驰再没有年少时的那份悸动和欢欣,她本以为再见面时自己会慌乱无措,可她现在却出奇的镇静。
好像旁边坐的是只有过一面之交的陌生人。
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一顿饭并没吃太久,K歌环节也是草草了事,一群人最后合唱了一首《北京东路的日子》,泪眼朦胧的告别。
宋意作为唯一一个不着急回家的人,笑着送别老同学后这才拎起包准备走人。
电话铃这时响起,开门的手停顿了下,宋意戴上蓝牙耳机,从包里拿出来手机摁下接听键,“喂,妈。”
宋母:“小意啊,这周日什么日子没忘吧。”
宋意思索了下拉开门,“没忘,爸的生日。”
蒋驰靠在对面墙上,走廊里吊灯昏黄的光形成一个浅浅的圈打在他发顶,
见人出来,他说:“谈谈,好么?”
听到熟悉的声音,宋母问了句:“是小驰吗,好久没见他了,叫上他一起来呀,人多热闹。”
宋意淡淡道:“你听错了,不是他。”
然后寻了个借口挂断电话。
目光交汇,蒋驰又重复了遍刚才的话。
外面雨已经停了,透过窗子,水坑上倒映着冷淡月光。
宋意点点头。
两个人走到江边停下,晚风吹起衣摆,宋意将大衣拢紧,胳膊搭在石桥上。
蒋驰在她旁边站定。
良久,宋意听到他说:“最近怎么样。”
“挺好。”宋意远眺着江边的景色。
柳枝在风中摇曳,嫩绿色的叶子接触水面,荡开圈圈涟漪,倒影跟着晃了晃。
话题似乎就此止住。
江对岸是个夜市,此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和这边的沉默形成强烈的对比。
想起来什么,宋意从包里拿出来怀表,“这个,还给你。”
怀表金色的外壳碎了一个小口,雕花破损的口子被人用蓝色的宝石镶嵌上去,从怀表再到表链,被擦得一尘不染。
可见主人对它和用心呵护。
蒋驰黯淡的眸子亮了一瞬,眼底划过一丝不可置信。
“你还留着。”
这个怀表是他初三那年送给宋意的生日礼物。
她喜欢的不得了。
后来一次爬山时宋意拿出来看时间,被人撞到后不小心失手把表摔在岩石上。
也是那时,怀表回到了蒋驰手里。
因为是很早之前的款式,里面的零件几乎找不到替代品,再加上高三时间紧,修补的事只能搁置在脑后。
.
高考结束后,宋意报了国外的旅游团,两个人时差不同,很少聊天。
蒋驰只能从空间里的动态得知她在做什么。
出成绩那天,十班班主任刘英特地列了个表格发到群里,让他们挨个接龙填写。
蒋驰的学号靠前,总成绩那一栏,他的665分格外瞩目。
群里面不出所料地都在讨论他。
连刘英都夸奖了他一句,紧接着蒋驰收到了她的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