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后,燕西楼终于开口问道:“为什么要认罪?别说什么是为了替曲箐顶罪,你我都清楚,弑君是株连的大罪,你死了,她也活不成。更何况,她还服下了牵机。”
“呵!”崔景明蓦然冷笑一声,满眼讥讽地看着他:“为什么?你说为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还需要我来告诉你吗?”
燕西楼眸色骤然一变:“休要胡言!”
“胡言?呵呵,好,那就当我胡言好了……”崔景明可有可无地扯了一下嘴角,颓然倚靠在霉迹斑斑的墙上。
“连城答应过你什么?”青汣忽而问了一句。
“我不认识你说的什么连城。”崔景明冷冷说道。
青汣抿了抿眸子:“牵机是他给你的,现在再来撇清关系不觉得太迟了吗?”
“呵!随你怎么说。”
不管青汣怎么问,崔景明来回都是那几句话,死活不承认自己认识连城。
对于牵机的来历更是绝口不提。
青汣刚要再问,却听得一道极为冷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天牢重地,二位如此不请自来,未免太不将丛某放在眼里。”
燕西楼的目光从他身后那个狱卒身上一带而过,轻嗤一声,阴阳怪气道:“丛统领倒是来得及时。”
“请吧!”许是因为燕西楼的身份放在那儿,丛渝舟对二人还算是客气,但也仅限于此了。
“可是……”青汣皱了皱眉,看了旁边的崔景明一眼。显然,她并未从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有不甘。
燕西楼捏了捏她的手,青汣只好收回了视线,推着轮椅往外走去。
从天牢出来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换了一副神色,脸上哪里还有方才的半分懊恼!
“依你看,慎王不肯承认自己与连城之间的关系,是出于什么考虑?”燕西楼问。
“左不过是和曲箐有关罢了。”或许是连城手上有什么把柄,又或许,连城用了什么法子让慎王以为曲箐还有一线生机。
紧跟着,青汣又问道:“接下来去哪儿?”
“清音阁,咱们也是时候该会会连城了。”燕西楼眸中划过一抹冷然。
青汣只一想便明白了他的打算:“打草惊蛇?”
“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不是吗?”燕西楼勾了勾唇角。
清音阁。
“好久不见啊,二位稀客。”和预料当中的一样,连城表现得十分冷静,仿佛整件事完全与他无关。
“连阁主,又或者,我是否该称呼你一声,温世子。”燕西楼语出惊人。
事实上,早在当初调查惊鸣被人掳走一事时,他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只是不想拆穿罢了。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只知金陵有镇国公府程家、英国公府燕家和岐国公府魏家三大家族,却不知,二十多年前,金陵城中还有一个如日中天的越国公府温家。
和其他三家不同,温家以文立世,是真正有底蕴传承的书香世家。自苍梧建朝以来,温家共出了十三位丞相,二十一位皇后。单单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就不下百人,其门下培养出来学子更是数不胜数。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能够叫得上称号的名士。即便不是温家的学子,多数也都受过温家的恩惠。
温家最繁盛的时候,朝中足有半数官员皆是出自温家门下。
然而就像一代又一代的朝代兴衰更迭一样,强极则辱,盛极而衰,国如此,家族亦逃不过。
尤其是当皇权与世家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
从明宗皇帝,也就是先帝的父辈开始,皇室便开始忌惮温家,一点一点逐步压制削减他们的势力,并不着痕迹地扶植其他寒门士族。
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家往事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温家数百年的积蕴并不是那么容易击溃的。更何况,温家还有天下诸多文人士子的支持,其声望之高,远超想象。
是以,明宗的动作不敢太大,种种举措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小心翼翼。
然而出于政治上的敏锐度,温家家主还是察觉到了皇权的试探。于是开始约束族中子弟,意图退让。
这也就导致了下一代的温家嫡长女并未封后,而是成为了皇上的宸妃。
宸妃入宫后并不算十分得宠,但皇上也未曾冷落她。
在太子出生后,宸妃也有了身孕,继而诞下一子,也就是如今的三皇子,崔景桓。
相较于慎王和太子,三皇子就显得普通许多。既没有慎王得皇上看重,也没有太子得皇上宠爱,在宫里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时的越国公、也就是三皇子的外祖父温昱被其门下的一名学生参奏,罪名是蓄意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