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了一片桃园(44)

作者:竹阿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没房子没爹娘,难道还指望着人家姑娘嫁过来吗,住哪里?谁伺候月子?

不知好歹的玩意儿,打一辈子光棍去吧!

——

梁光棍面对着陶成玉的盘问,颇为无奈,“没有,就说了几句话,我回绝的意思很明显了。”

陶成玉还是一脸好奇,“那给你介绍的是什么样的人家啊,那姑娘好不好看?”

梁云山白眼都要翻到脑后了,“我哪知道好不好看,我又没看过,你那么感兴趣要不你帮我去相看相看?”

“哼!我又不是你爹娘,凭啥替你相看。”

陶成玉嘟囔着,“要你去做上门女婿你不乐意,若是那姑娘愿意嫁过来,那你是不是就愿意了?”

“我不中意的人,就是金山银山都搬给我,我也不愿意。”梁云山看着他,认真说道,“我中意的人,别说上他门了,就是吃糠咽菜,他全家天天指着我鼻子骂,我也甘之如饴。”

陶成玉倒是被噎住了,“还有人乐意挨骂的,你脑子有坑啊?”

梁云山笑了起来,可不就是有坑,这不正在挨骂吗?

陶成玉被笑得恼火,两颊渐渐有些红热,幸亏刘小虎回自个儿家了,没别人看到。

暖风袭来,空气中已隐隐有些夏天的气息,桃子长大了许多,如同一个个青白皮小鸭蛋。

马鞭草和凤仙花苗长高了,围着菜地,安心做一片尽职尽责的小栏杆,黄瓜也长出来了,刺刺的,头顶着一朵小黄花,就连菜地旁边的小石榴树也开花了,红艳艳的几朵。

陶成玉在拔着最后一茬蒜苔,再不吃就老了,蒜苔干净的很,水冲一下就行,切成段,拿来炒肉丝或炒鸡蛋都好吃。

昨天去后山摘了一篮子刚熟的枇杷,剥了皮后果香绵软,甘甜多汁,饭后来几颗,刚好可以去去嘴里的蒜味儿。

刘如霜背着一篓子青麦往这边走过来,麦芒炸起,远远看着像是一头绿色鬃毛的雄狮。

陶成玉怕晒,出房门就戴个大斗笠,这会儿从斗笠下抬起眼睛看着她,人一个姑娘家倒敞着头面。

如霜给他把青麦倒在小石榴树下面。

“我阿娘让我给你送点青麦子,说你没种田吃不到,把麦皮搓了加点白米煮粥吃可甜啦,或者蒸青麦饭也行。我放这里了,你就在门口搓吧,省得麦芒飞得到处都是。”

陶成玉眯着眼睛笑:“行,替我谢谢四婶。”

如霜哼了一声,“切,不谢我吗?可是我帮你用镰刀割了帮你背来的,我阿娘就出了张嘴。”

“嘿嘿!也谢谢如霜,您老人家辛苦啦,我昨天摘的枇杷在葡萄架下面,你带点回去吃。”

“这还差不多。”

如霜也不跟他客气,捡了十几二十个装篓里带回去了。

麦穗扎手的很,又费时无聊,陶成玉搓了几颗就不耐烦了,等梁云山过来后叫他一块儿干。

石榴树叶子小,只能挡到一点点阴凉,俩人坐着小板凳挤在那儿搓麦子。

一次只能拿两三颗,两个手掌相对,把麦粒轻轻搓下来后,再小心把麦壳吹掉,不能太暴力,因为这时候的麦仁汁水饱满,一不小心就爆浆瘪掉了。

青绿色的麦仁生吃一把也是糯糯的,牛奶一样雪白的浓稠汁水带着些微甜。

半个下午,两人搓了小半盆,够吃两三顿的了。

晚上陶成玉蒸了一锅青麦仁米饭,就着蒜苔炒腊肉,麦仁饭雪白嫩绿,软糯香甜,腊肉油亮红润,咸香适口。

他还剥了一大把枇杷,去皮去核后用刀切成两半,码在小盘子里,解腻,甜润又多汁,也算难得的时令鲜果。

嘴里吃的是有滋有味,眼里瞧见的是绿白红橙,天热了,饭桌上的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

麦黄时又下了一场雨,门口的菜地里被冲出了许多蚯蚓,陶成玉想起来小虎让他做牙刷时,还说要捉了送给他,这下也不用了。

蚯蚓是钓鱼的好饵料,但还要去买鱼钩,总不能把家里的针掰弯了用,一不小心掰折了还要扎到手。

不如去钓点虾子,虾子比鱼笨拙的多,行动也缓慢,咬饵后用个小网兜一捞就跑不掉了。

用树枝夹了一些放在盆子里,加点湿土养着,等几日天晴路干后,陶成玉央着梁云山和他一起去钓虾。

真是孩子心性,梁云山笑了笑,有田地的人家现在都开始准备收麦子了,他们两个这段时间倒是闲的很,找点事情做做也行。

他找来细绳编了两个小网兜,竹料劈开弯成个圆圈,把网兜穿起来,然后绑在一根小竹竿上。

长柳枝上系了根细绳,细绳的另一头系上蚯蚓,也不用鱼钩,简单的工具就做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