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回去吧,”幼蓁转头对两位弟妹道,“我再留会儿。”
兆佳氏和完颜氏不得已结伴走了。
幼蓁被这嬷嬷请到一处庭院里,廊下宫女林立,又有两个面容严肃的嬷嬷候着。
应是早就被吩咐过,见到幼蓁带人过来,这两个嬷嬷连通报也无,直接掀起帘子,请幼蓁进去。
屋里静悄悄的,幼蓁微微挑眉,不知道太子妃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进了门,走过前厅,绕过屏风,才瞧见坐在里头的太子妃。
只见太子妃还是之前那套装束,斜倚着身子坐于软榻之上,一只手撑住身旁小几,抵着头闭目养神,一个小宫女蹲在地上,给她按摩。
离得近了,幼蓁才看清太子妃脸上厚厚的脂粉,只是这脂粉也显不出好气色,遮不住内里的疲倦。
幼蓁将要行礼,太子妃听见动静,睁开眼来,道:“不必拘礼,来人,给四福晋赐座。”
立即有宫女搬张椅子过来,幼蓁坐下,刚好和太子妃面对面。
幼蓁不知该说些什么,就听得太子妃道:“四福晋心里怕是想不明白,本宫为何要请你过来。”
这话一下戳中幼蓁心里想法,她倒是不紧张了,笑了笑道:“二嫂但说无妨。”
太子妃道:“宫里兄弟虽多,但本宫知道,和太子最亲近的就是四爷。本宫今日相邀,实在是有事求于四福晋。”
幼蓁忍不住蹙眉,又很快舒展开来,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太子妃,既没有说不帮,也没有立即应承。
总得听听是什么事情。
太子妃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此事算不上什么大事。四福晋也瞧见了,我那大格格到了岁数,还未定下亲事,四福晋手头可有适龄的阿哥?”
幼蓁怔怔听着,料不到太子妃居然是来说媒的!她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像五公主那般,与京城的诰命夫人都相熟,手上能数出一串格格阿哥来,她知晓的,只有自家那几个侄儿兄弟……
思绪涌到这一茬儿,幼蓁突然摸清太子妃的意思。
她蓦地睁大眼睛:“二嫂是问我佟府上的小阿哥?”
要在佟府里挑适龄的阿哥,那未必没有。可对方是太子爷的嫡长女啊,身份显贵,日后或许就是固伦公主,所配之人也应当是人中龙凤。
幼蓁想着家里那几个小的,还看不出来谁有这样的资质。
太子妃神情舒淡:“也不必是佟府,四弟妹与五公主走得近,若是能帮忙问问,那再好不过了。五公主自幼在太后身边长大,四弟妹也受过皇贵额娘的教导,你们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还有太后娘娘和皇贵额娘把关呢。”
幼蓁觉得自己可没看人的本事,若是看走眼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是听太子妃这口风,是有求太后娘娘和皇贵妃赐婚的意思?
幼蓁顿住片刻,开口道:“二嫂是不是心急了些?大格格充其量不过十三岁,过两年说亲也来得及。况且有太子在,皇上不会薄待大格格的。”
毕竟是太子唯一的嫡出女儿,皇上不至于让大格格抚蒙,幼蓁觉得太子妃有点杞人忧天了。
先前宋格格也急着为自己女儿订婚事,那是怕被送去抚蒙,也怕嫁不到好人家,难不成太子妃也有这样的烦恼?
幼蓁不着痕迹地在太子妃脸上打量两眼,只见太子妃虽端着架子,但还是能瞧出其心灰意冷,幼蓁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她一激灵,连忙打住。
太子妃勉强勾起嘴角:“皇上日理万机,太子爷也不通内帷家事,这男子嫁不嫁得,还是得我们这些长辈多相看相看,还希望四弟妹多费心。”
太子妃语气诚恳,目光沉着,幼蓁对上她的视线,心里叹口气,嘴上道:“若是遇上合适的,我自然会帮着留意。”
若是遇不上,那也恕她有心无力。
太子妃得她这句话,已经很满意了,连声与她道谢。
*
这晚,夜深人静时,幼蓁在床帐内与四爷提起此事。
她卧在四爷怀里,蹙着眉头道:“我总觉着太子妃这样做有些蹊跷。纵然她和太子不和,太子也不会害了自己女儿,难道还草草给她指一桩婚事?”
四爷拥着幼蓁,手掌落在幼蓁背后,挟起她一缕青丝在指间把玩。
幼蓁聚精会神地想了想,思及白日里那一抹念头,不由得抬眸看向四爷,眼底透出几分忐忑茫然。
“莫非太子妃是觉得再过两年,太子无法给大格格找到一个好亲家?那太子……”幼蓁还未说完,就被目光倏然犀利的四爷以指腹抵住嘴。
“胆子大了,这种话也敢说。”四爷重重在她唇瓣上碾了碾,却没有出言纠正幼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