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初他为什么拒绝了我呢?”楚夕有些想不明白。
“那就只能是问他自己了,侯书的祖父曾经是宫中的御厨,只是因为得罪了贵人被流放至此,已经有些年头了,他们一直都是靠着侯书一个人做些短工还有务农为生,这些年以来一直都欠着军营的军粮呢。”萧熠寒也有些不太明白。
“那就去问问他吧,还要麻烦崔叔了,好像是自从崔叔来了我们家,就成了我们家的专职医者了。”楚夕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结果回家之后跟崔叔一说,崔叔却非常的愿意,“这位侯御厨其实跟我也是有些交情的,当年我还只是个初入京城的大夫而已,而且刚刚进入太医院,没少从侯御厨那里偷嘴呢。”崔叔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熟人。
“那可就太好了,崔叔明天一早我们就过去。”楚夕也很惊喜,如果都是熟人的话那就更加好办了。
“爹,祖父咳嗽的没有那么厉害了,是不是就快要好了啊?”一个十岁上下的小男孩捧着药碗非常高兴的跟侯书说道,这个十岁的小男孩是侯书的儿子侯雅良,因为家贫吃不饱饭的关系,侯雅良瘦瘦小小的,一双大眼睛格外的大,不过孩子的眼睛很是纯净,没有因为家中变故和潦倒而愁苦不堪。
“这些药确实是没有白用,你祖父的病就快好了,你今天的功课做了没有,为父可是要检查的。”侯书看了看儿子,眼神和语气都非常的温和,儿子跟着自己从小吃苦,他娘更是因为家贫的关系跟自己和离了,现在只剩下他们祖孙三人相依为命了。
“都写完了,请爹查看。”侯雅良把药碗放下了,噔噔噔的跑回去把自己的功课拿了出来,是前些日子刚学过的文章,他默写了下来,不管是字迹还是完成的都非常不错的,他非常期待父亲对自己的夸奖。
“嗯,做的不错,等爹再赚一些钱,就送你去私塾,我们家不能就这么下去。”侯书摸了摸儿子的头满怀希望,可能那个萧家义学就是他的希望。
“咳咳,咳咳咳。”随着一阵咳嗽声,从里屋出来一个同样干瘦的老人家,因为长期生病的缘故,脸色有些不好,不过能够看得出来,以前应该是一位意气风发的老人家的。
“爹,你怎么下床了?您的身子才刚刚好呢,快坐下。”侯书扶着老父亲,侯雅良赶紧搬了家里唯一的椅子放在了祖父的身边。
第664章 如此侯家
“我这身子也就是这样了,用再多的好药也是于事无补,你就别浪费银钱了,有那些银钱,多存些米粮,再把良哥儿送去读书吧,你不说那个萧家的少夫人心地善良,办了个义学吗?就送孩子过去吧,不能因为我这把老骨头,耽误了孩子。”侯书的父亲侯元平看着年幼的孙子,忍不住又咳嗽了两声。
“爹可不能说这些,我这不是赚了银子了吗,足够父亲吃药养病,也够良哥儿上学的了,今年开春的几场雨都很好,地里的庄稼也长得好,今年不会欠着军营的粮草了。”侯书说这些也是想让自己的父亲放心。
“我还没有问你,这银子是怎么赚的,你不是做了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了吧?孩子,咱们被人冤枉流放东域,我们不能真的做错事啊。”侯元平有些激动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还没等侯书解释什么呢,房门被敲响了,“我去开门。”侯雅良跑到了门口,看了看外面,是一个漂亮的姐姐还有一位长得慈祥的老爷爷,至于后面跟着的人侯雅良没有看清楚,回头跟父亲说了外面的情况。
“会是谁呢?”侯书也不清楚,不过还是到了门口打开了房门。
“三夫人?”侯书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过楚夕竟然找到他们家里来了,而她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侯师傅,不请我进来坐坐吗?我对你并没有恶意,我只是来找我的大厨的。”楚夕微微一笑,就这么看着侯书,让侯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三夫人,寒舍简陋,恐怠慢了三夫人,三夫人,各位,里面请。”侯书说完让开了身子,把人请了进来。
侯书的家确实是像他说的那样,寒舍两个字可是非常有精髓的,一张破旧的桌子,一张破烂的床,唯一一把椅子,还有他们祖孙三个,这就是侯家全部的家当了。
不过楚夕并没有嫌弃什么,虽然屋子里确实是空空荡荡的,但是收拾的很干净很整洁,茅檐低矮,屋子里也不够明亮,不过味道清新的很,楚夕被窗边的一抹新绿吸引了目光,嘴角微微翘起。
“是小儿觉得屋子里暗沉沉的,不利于他祖父养病,这才从山里头挖回来的,让三夫人见笑了。”侯书搓了搓手有些局促不安,他们来东域也好几年的时间了,还是住着卫所分给他们的破房子,吃的也是最差的,没有人愿意跟他们家成为朋友,更别说是来他们家里头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