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将预防地也是这两边敌人,但是这个守将,他不干人事!
等到山匪海贼来了,劫掠完村庄,这人才带着将士姗姗来迟,就跟关系户上班打卡一样,走个过场。
但是这一件事不足以说明他很垃圾,接下来锦衣卫暗中探听到的事情,才是两人愤怒的原因!
海贼或者山匪有时候来的恰到好处,偏偏跟商队赶着前后脚一样,准时准点找到人,找到人抢劫一番,不留活口。这会儿守将再来,调查也不调查,在附近山上走一圈,确定没人就收兵回来。
等过几天,有人看到守将的家眷身上带着那商队的货物,一支金步摇。
知府对此很是不满,但是他手里没兵,又被守将威逼利诱吃了脏银,这事儿就这么一直稀里糊涂地掩盖下去。
想说实话的人都被威胁了一遍,这边看似是知府当家做主,实际上知府权力被架空了一半。
“若非我等来得及时,事情就这么混过去。”赵毅就着时柯碗中的一口汤吃完馅饼,擦了擦手。
这次赴宴,事实上就是拉拢营队和他们站在一边同流合污。
当时他的绣春刀就快出鞘半寸,想到大军就在外边没有整合完毕,这里面还有事情要查清楚,这才让人多活一天。
等到明天,他就该知道什么事该干,什么事儿不该碰!
时柯一脸茫然,看看赵毅又看看余槐,两人脸上表情如出一辙的狰狞。
等到第二天,他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了。
那守将直接溺亡,据说是晚上喝多了酒,把路边的树看成了美人,结果冲过去的时候一个脚滑进了水中,捞上来之后人断气了。
守将位置直接交给了当地卫所的副将,这就是时柯的那个拐弯抹角能喊一声师兄的汉子。
去吊唁的时候,时柯没动,赵毅也没去,这人还不够格让他去。
时柯想了想这事儿,摇摇头,问赵毅,“我那师兄他?”他想问是不是也参与这事儿了。
按理来说,主将都这样,那其他副将不也是一团乱?
那想到赵毅却说,“不,他倒是没有。”
这是因为武将的官职不太一样,说是镇守,也分情况。
像是死去的守将,他属于是镇守边关一类,负责当地巡查等等各类事件。但是时柯师兄属于卫所,直属于燕文帝的那种镇守卫所,类似于海青卫。
如果按照官职来讲,时柯的师兄实际上能和守将平起平坐,但是他们属于两个体系。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里面也有文章。”时柯若有所思。
因为守将的丧事,他们在这儿停留了几天,时柯没见着他师兄,因为守将留下的篓子太大,这会儿他师兄正捏着鼻子给人处理烂摊子。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营队才启程继续往南方走。
东海县和南岭府之间不远,坐船只要三天就到。
来之前,余槐以为这边会是很蛮荒,没想到的是,这边发展还不错,码头居然还有维持秩序的人!
而且这里的码头分南北两个,中间一条河足足能容纳四条船。还有人在岸上打旗语,示意这边通行,那边不允许过去。
赵毅倒不是很奇怪,他之前来过这边,清楚这里有什么,不过他还是惊讶了一下。
在他离开之前,东海县还没这么繁华,看面貌,这边应该还和更南边的人有来往。
他们刚一下船,就有人在不远处观望,还有不少人撒腿就跑。看得出这边的情况不像是每年上折子时说的贫瘠。
余槐下船之后都快怀疑船是不是开错航线了,没往南走,反而去了北边。
“这,这就是东海县?”
作者有话说:
就断在这儿吧(心虚.jpg)
又欠一更,五更了……够我下周天天日万了QAQ
第84章 现状
这地方非但没有想象中的荒凉贫瘠, 反而是超乎想象的发展起来了,他们一行人下了码头就往衙门走。
东海县的县衙比起外面的环境来说,比较破败。其实大燕的办公场所一向如此, 很是破破烂烂像是几百年没修过的危房。
这代表的意思是我没贪污,你看这衙门,还是老样子,就连门匾上的字都落了不少粉, 门槛都快踏平了,他都没钱修理,这真的是没钱啊。
时柯只能说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吧。
有的真没钱, 有的三年清县令, 十万雪花银。
遇上哪一种, 端看老天意思了。
进去之后,居然没人。
偌大一个县衙,居然没人看守。
三人在里面逛了一圈, 发现确实没什么人在这儿,不由在大堂面面相觑。
这、这里的县丞主簿哪儿去了?
捕快呢?
门外锦衣卫来报,“大人,门外有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