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回来了?快来陪你姐姐玩会儿,一会儿吃饭了。”池胜费力站起身,用手握成拳,捶着自己的腰背。
“好。”
池有余放下包,走到池年年旁边,陪她一起搭积木。
“姐姐,这是什么颜色?”池有余拿起一个绿色的方块积木,耐心问道。
池年年瞪圆着眼睛,看着池有余手里的东西,缓慢而艰难说出了两个字:“路……折。”
意思是,绿色。
“姐姐真棒!”池有余微笑着,将积木放在一块长方体的积木之上。
“这个呢?”
“公折!”
意思是,红色。
池有余轻轻拍着池年年的背,“对啦,是红色。”
池有余一遍又一遍,像是哄小孩一样哄着自己的姐姐。
池年年患有自闭症。
池年年只比池有余大一岁,但智力低下,甚至比不过一个五岁的小孩,除此之外,更无法自由控制自己的肢体,正常人一个简单的动作,池年年需要花双倍以至于三倍四倍的时间去完成。
池年年,是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
池有余被生下来后,池有余的爷爷奶奶便十分不满意,因为又是一个女儿。
好在,池胜倒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给两姐妹取名,一个年年,一个有余。
意味着年年有余。
但池有余一岁的时候,两个大人便发现了池年年的不正常。
池有余能完成的走路,简单的喊人,两岁的池年年却什么也不会,所有的表现就像一个智障儿童。
带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自闭症。
这个消息可谓是对整个家庭来说是晴空霹雳。
从那之后,池胜和沈言两个人便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池年年身上。
而妹妹,池有余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是多余的。
池有余自小懂事,学习虽不是拔尖,但不会让二老过多操心。
正是因为这样,她习惯了被忽视,或者说连她自己做事情都会优先考虑姐姐。
不论是大学学校的选择,专业就读以及现在工作,都是优先考虑离家近,能够照顾姐姐。
池有余看着手里的积木,只觉自己的人生也像这块积木,被人安排摆布。
“发什么呆呢?”沈言推了推池有余,“吃饭了。”
沈言叫了好几声,发现池有余没有反应。
“噢,好。”池有余答道,扶着池年年站起身。
“让她自己走。”沈言拉开池有余的手。
池年年就这么缓慢地艰难地走去椅子那边。
沈言不是狠心不让池有余帮池年年,而是池年年需要这些一次又一次地锻炼。
坐上桌后,全家人拿起了碗筷。
“有余,今天工作如何?在学校里还好吧?”池胜嚼着饭菜,沉声问道。
“一切都好。”池有余乖巧回答。
“那就好。”池胜点点头,眉头紧皱,像是有话要说。
池有余自小便会察言观色,直接开口问道:“爸,你有话要说?”
“你和你那个男朋友还在谈吗?”
“分了。”
“噢。”
池胜又沉默了,沈言也一言不发。
但池有余总觉得二老有话没说完。
“爸,妈,是出什么事情了吗?”池有余抬头问。
“是这样的,乖女儿。”池胜顿了一下,像是在下定某种决心,“你姐姐呢,这辈子是无法离开我们了,你也二十二了,工作了,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了。”
听到这里,池有余似乎知道池胜要说什么了。
“我以前的老同学有个儿子,今年28了,准备结婚。”池胜顿了一下,眼圈有些发红,如鲠在喉,低头刨着碗里的饭。
沈言叹了一口气,接着池胜的话,“我和你爸爸希望你能嫁过去,虽然你们没有感情基础,但后面可以培养的。”
“有余啊,你和你男朋友分手是必然的,就算再来五个男人,也不会看上我们家,你爸爸那个老同学的儿子人挺好的,有份正经工作,工资也挺多的,我和你爸爸啊,不奢求你姐姐能怎样,她能活着我们就放心了,但希望你的余生能够安稳能够幸福。”
池有余抿了抿唇,眼底升起一丝雾意。
安稳,幸福。
这是池胜和沈言经常说的话。
她现在的职业,小学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给她安排的职业,就因为它够安稳,是个铁饭碗。
更重要的一点,语文老师都能够嫁的不错。
池有余从来不会做反抗。
这是她的命。
池有余吸了吸鼻子,抬头浅浅一笑,脸颊出现一个不深不浅的酒窝,“我知道了,爸,妈,多久领证?”
二老怔了一下,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快。
“我老同学说越快越好,要是明天可以的话,明天你们见一面,就去领证。”池胜含泪回答,“主要是啊,那男生的奶奶生病了,怕……”等不了孙子娶媳妇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