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未知的,有时候不知道反而能继续安心的生活,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苏三郎的确是没多想,听着苏小鹿的解释,他温和的笑了笑说道:“那等以后不这么贵了,咱们家里经常买来吃,补补身体也是不错的。”
苏小鹿几人都点头。
苏三郎守着赵氏,苏小鹿几兄妹出了房间。
赵氏发热了三天就好了。
她好了之后,苏小鹿给她做了检查,受伤的那只手的确恢复了很多,以前使不上劲提不了东西、,现在一般的三五斤已经能提了。
这个改变,赵氏很高兴,在她看来,这手就是好了。
只可惜现在鱼的价格太高了,不然她都要让钱氏和陈虎多买一些来吃。
陈虎和钱氏吃的都不多,所以他们身体没有这样大的改变。
因为知道白鱼的功效,赵氏也关注着白鱼,现在市面上根本没有鱼,白鱼全都流入宫里了,供皇上享用,皇上吃不完的,会用来奖赏给大臣们。
随着苏华的婚事临近,苏家人又忙碌起来。
有陈虎和钱氏帮忙,倒也不算累。
十一月十六,苏华大婚。
早早的起来,赵氏就和钱氏为苏华收拾,他是新郎官,也是要打扮的,只是没有女子那么复杂。
赵氏温柔的给苏华束发,苏华也换上了喜服,他带着笑意,钱氏连连夸他俊。
收拾好,苏华就出门迎亲了。
苏崇跟着他一起去,轿夫们抬着轿子,一路吹吹打打的朝着孙宅而去。
苏华曾是状元郎,他大婚,也算轰动,许多人都站在街道两侧看这威风状元郎。
人们想起这两兄弟都是状元,一时间夸赞声多,热闹无比。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自豪和骄傲。
孙宅里,连氏和府中婆子早早的就为孙宝倩梳洗打扮了。
孙宝倩是温柔秀美的女子,今日出嫁,不需要点胭脂脸颊就有绯红点缀,怎么看怎么迷人。
连氏又高兴又不舍,露出笑意又几度红了眼眶,温柔的帮孙宝倩梳洗打扮好,等着新郎官来接。
听着外面的锣鼓声越来越近了,婆子们连连的说好话。
连氏亲自为孙宝倩盖上了盖头,扶着她起身。
听到外面一声‘吉时到’,连氏亲自打开了门。
双生子孙宝善早已在外等候,他朗声开口说:“姐,我来送你出嫁,姐,你上来吧,我背你出门。”
说完他弯下腰,孙宝倩趴在孙宝善背上,在这一刻她开始哽咽,她极力的克制住泪意。
孙宝善眼眶也红了,他哽咽的说:“姐,咱家永远都有你的屋,你一定要过得幸福啊。”
“如果真的不幸福,过不下去也不要紧,和离了也能回家来,我养你。”
这句话孙宝善说的很小声,只有孙宝倩能听见。
而孙宝倩听到这句话,已经是泪流满面。
她哽咽着点头。
孙宝善亲自把孙宝倩背出门,送上花轿里。
他看着苏华,无比的严肃对他说:“我把我姐姐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待她,不然我孙家一定不饶你。”
苏华神色郑重的点头,他开口说道:“好,我答应你。”
随着一声‘起轿’,花轿被抬起来,苏华一行人开始往回走。
喜庆的锣鼓和唢呐同时响起,掩盖了许多不舍的哭声。
连氏拿着帕子掩面,轻轻的靠在孙子谦身上。
随着花轿渐渐远去,孙子谦和连氏才回府,她们在京城还有旧友,来和喜酒的也不少,女儿已经出门了,他们还要好好招待宾客。
结亲的花轿回到苏宅,炮竹炸响,欢欢喜喜的一阵吹吹打打。
然后苏华下马来走到轿子前,踢了几下轿门,然后伸手等着孙宝倩把手给他。
孙宝倩的手落在他手心,他稳稳的牵住,孙宝倩盖着红盖天,视线被阻拦完全看不见,只能由苏华牵着进门。
火盆早已准备好,下了花轿,苏华竟然一个打横把孙宝倩抱了起来,孙宝倩惊呼一声,就下意识的搂着苏华的脖子,依靠在他的胸膛。
苏华跨过了火盆,抱着孙宝倩一路到正厅,然后才把她放下了拜堂。
孙宝倩离家的不舍已经被快乐取代,因为苏华护着她,抱着她进屋的时候,他温柔的对她说‘别怕,我在’。
好似这一瞬间,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接下来就是拜堂。
一切都很顺利,拜堂之后,孙宝倩就被送去了新房,苏华则回到正厅来招待。
他大婚,半个朝堂都来了,有的没来也送来了贺礼,大家都要他喝酒,苏崇二话不说帮着挡酒,还有陈实,齐行风和楚晋,齐行之酒力一般,也帮着挡了不少。
所以等苏华能去洞房的时候,只是有些醉意而没有醉,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