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天的时间,整个安平县都知道一等秀才中的一个秀才要娶王县令之女做赘婿了。
一时间,柳子衿这个名字,被人津津乐道。
不管人们怎么说,七月初七还是到了。
王府挂上了红绸,一片喜色。
柳子衿也穿上了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牵着王慧兰的手从县衙上花轿,然后一起回王府去。
敲锣打鼓,好不喜庆。
进了王府,柳子衿踢开桥门,又牵起王慧兰下轿,一起进门。
在喜婆大声的高呼下,二人拜天地。
在宾客里,柳子衿看见了苏崇一行人。
他们对柳子衿微微一笑,柳子衿也回以一个浅笑。
拜天地之后,柳子衿和王慧兰就是夫妻了。
他牵着王慧兰的轻轻拍了拍,靠近了,温和的说让她安心,他会尽快过去的。
王慧兰点点头,大红盖头下,她脸已经绯红。
接下来就是敬酒。
王县令带着柳子衿敬酒,柳子衿谦和有礼,听王县令的话只是浅饮一口。
王县令可不傻,把柳子衿灌醉了,不是给他理由逃避洞房。
到了苏崇几人这一桌。
苏崇几人对着柳子衿说道:“子衿,祝贺你新婚大喜。”
柳子衿眼里有着笑意,他双手端着酒杯说道:“好,谢谢你们。”
这一杯酒,柳子衿一口喝尽。
因为还有很多卓,所以柳子衿并没有机会多说话。
一番敬酒下来,柳子衿就要赶去新房了。
苏崇他们吃了喜宴也回去了。
柳子衿敬酒一圈,也被推去了新房,有王县令在,自然没有任何人来闹。
新房里安安静静的,只有王慧兰坐在婚床上等着。
柳子衿挑开了红盖头,看着王慧兰被珠冠压红的额头,他温和的帮她取下来,温和的开口说道:“这个太重了,先取下来,我再去倒合卺酒。”
王慧兰声音细如蚊子:“嗯。”
她心跳如雷,既期待又担心。
柳子衿反倒是很自然,他倒了酒水来,王慧兰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喝,柳子衿笑了笑说道:“这样,我教你。”
既然是做夫妻,那就要用心对待,该给的尊重,一样都不能少。
要同房,红烛明亮,王慧兰很小声的说:“子衿,能不能灭了红烛?”
“不可,龙凤烛寓意着白头到老。”柳子衿拒绝了王慧兰的要求。
第218章 两个秀才哥哥
不过他还是放下了纱帐,账内一下就暗了下来。
一切自然的水到渠成。
第二天,柳子衿带着王慧兰去见了王县令。
王县令一看王慧兰那羞涩的神色就知道柳子衿待她不错,没有敷衍欺骗,他这个当爹是就放心了。
王县令主动说道:“子衿,既然已经成婚了,那就尽快去把你母亲接来养身体吧,这件事不是小事,按照大周律法,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柳子衿点点头:“谢谢爹。”
“你回去的时候,多带几个人去,你先下去吧,我和慧兰说说话。”
王县令该说的也说了,就让柳子衿下去了。
柳子衿一走,王县令就问王慧兰:“女儿,你如实告诉爹,柳子衿待你如何?他可有尽责?”
王慧兰不好意思的点点头:“他很好,他是一个好丈夫,他没有欺骗女儿,也没有欺骗爹爹。”
王县令放心了:“那便好,我儿,爹不反对你付出真心,爹只嘱咐你一句,一切随缘,缘来好好喜欢,缘散不多挂念。”
王慧兰感激的点头:“女儿记下了,爹说的,我都懂。”
她都知道,纵然现在柳子衿对她没有喜欢,或许以后也不会有,那都没关系。
只要他还是她丈夫,那她就一心一意对他。
缘分来了,他们是夫妻,缘分散了不做夫妻了,她也不强求,就如爹所说,缘来好好喜欢,缘散不多挂念。
见女儿这般通透,王县令也放心了。
等柳子衿把母亲接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好了。
——
苏小鹿一行人柳子衿大婚后,第二天一早就退了客栈回家了。
七月初八午时三刻,几人回到了镇子里。
知道他们今天会回来,赵氏和苏三郎早早的都在店里盼望。
苏小鹿一进城,就开始飞跑了。
苏崇他们也随了她去。
林平生感叹道:“小鹿可真厉害啊。”
医术高明,还会武功,聪明伶俐又漂亮。
如此奇女子,以后也不知道会落于谁家去。
苏小鹿隔着的远远的,就开始喊‘爹娘’了。
赵氏听见了,她四处张望没看见人,她对苏三郎叹气说道:“孩儿爹,我刚才好似听见了小鹿的声音,但也没看见她,应该是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