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着这份数据,说道:“阿耶已经派人去救灾了,长安周边尚可及,但北方多处遭受雪灾,还需多方调派。”
小太子还没想好要不要告诉魏琳,大夏刚刚立国,国库尚不充裕,现在正在调取南方的物资送往北方。
但来往路途,也需要耗费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被冻死。
如果能挺过这一段时间,等到南方的物资到了北方,灾情就会大大缓解。
皇帝每日都为了这件事愁眉不展,太子期间也去旁听过几次议会,众朝臣暂时还没想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小太子将话本丢到一旁,还是将部分情况告知了魏琳,他想,魏郎聪慧,也许会有点办法呢?
“如果能像龙傲天那样,处处都能发现机遇就好了。”他趴在案几上,有些闷闷不乐。
前朝大兴土木,豪奢无比,国库里没留给现任皇帝什么好东西,前两年日子安稳,尚且糊弄得过去,如今遇上大灾,朝野上下都焦头烂额。
礼部想削减军队开支,被兵部驳斥突厥尚且虎视眈眈,礼部是想直接亡国吗?户部又提议减少官吏俸禄,吏部炸毛,最后大家吵着吵着差点打起来,还是皇帝让他们统统滚出去,才消停下来。
魏琳想了想,道:“北方多世家豪族,为何不让他们捐款呢?”
太子幽幽地盯着她:“让那群人从自己口袋里掏钱?”
而且朝中众臣多是世家子弟,这群人一旦拧在一起,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家的人又没被冻死,干嘛捐钱去救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小太子靠着报纸薅了一把世家贵族的羊毛,但这一点点,对于赈灾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魏琳难得看见他唉声叹气,薅了一把太子的呆毛,小太子跳起来,对她怒目而视。
仗着自己长高了,胆子也变大了是吧!
“殿下,”魏琳思考了一会儿,凑近案几,“我有法子。”
“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
……
长安虽正值寒冬,但最近兴起了一股冬日里洗澡的潮流。
中书令夫人拉着越国公夫人的手,亲热道:“妹妹,你看我近来可有什么变化?”
说完,还不经意地露出一段光洁的小臂。
越国公夫人知晓她的性子,平日里最喜欢炫耀,也虚伪地奉承道:“阿姐的皮肤可是越来越漂亮了。”
她又凑近深深吸了口气:“真香,阿姐可是用了什么香膏?”
中书令夫人过足了瘾,这才让人捧上来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来,里面是一块花瓣状的膏体。
“此物啊,名叫香皂。”中书令夫人很是得意,“听说宫中贵人都在用呢。”
越国公夫人:“……”
她暗暗翻了个白眼,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个来找她炫耀的人了!
不过中书令夫人虽然喜好攀比,但人也大方,送了一块据说是桃花香的香皂给越国公夫人。
桃花需得春暖时节才开,香皂更是新兴之物,即便是宫中贵人,也没有多的用。
可见中书令夫人就是个人傻钱多的北方大妞。
这块由魏琳提供制作方法,太子提供原料和包装,匠人们制作出来的香皂就到了越国公夫人手上。
普通人常常用淘米水清洗头发,而稍微讲究点的人家,都会用皂荚汤,来为自己沐浴。
其实魏琳还捣鼓出了好几种小玩意儿,但自带香味又精致,能比皂荚汤洗得更干净的香皂,甫一出世,就受到世家贵族的猛烈追捧。
世家们的想法很简单,天寒地冻,柴火紧缺,自己家却能在大冬天洗热水澡,还能用上连宫中贵人都在用的香皂,岂不是显得自家的势力非凡。
魏琳对他们的逻辑感到无语。
但事实就是这样,在外面的农户一批批冻死的时候,世家们正以自己能用香皂洗澡为荣。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太子和皇帝做足了戏,太子上贡香皂,皇帝御赐妃嫔,得到消息的群臣纷纷通过自己的门路,以图购买一块香皂。
“他们比我想象中还好糊弄……”魏琳扶额。
一块块香皂被高价卖出,甚至有其他地方的人跑来长安求购,太子黑心肠地把每一块都做得异常精致,份量也异常的小。
回购率也异常的高。
靠着这一笔生意,国库短暂的充盈了起来,大大缓解了灾情,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至于她心心念念的棉花,由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过长,暂时没有告诉太子。
等找到棉花,再种下去等到丰收,长安城外的农户早就冻死了。
“你这次又想要什么赏赐呢?”小太子学着魏琳转笔,动作笨拙,“阿耶也要赏你呢!”